《晏子春秋•杂下之十》中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来说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生态环境条件即物种形成的地理、气候、水质、土壤、生物链。万物都是环境的产物,生态环境质量不同,物种自会存在差异。
橘是如此,茶叶也是如此。
比如武夷岩茶的当家花旦:水仙。
本是发源在建阳的水仙,如今散落在武夷山、建阳、建瓯、漳平、永春等地方,散发出各具特色的味道。
最是武夷水仙,那是岩茶里绕不过的话题。
即便岩茶的世界里,有超过200个花色品种。
武夷山“溪曲三三水,山环六六峰”,“山涌千层青翡翠,溪摇万顷碧琉璃”,碧水丹山构成一幅天然图画,如人间仙境。山内群峰竞秀,幽涧流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非常适宜茶树生长。
正因为此,武夷山茶人利用谷地、沟隙、岩凹,开园种茶,沿边切筑石岸,构筑出“盆栽式”茶园,经过长年累月的雨水冲积,使得沟谷土地富含有机质。茶园周边悬崖绝壁,绝壁之上竹木葱郁,缝隙泉水叮咚,上午太阳下午阴天,形成了特有的岩茶小环境。
水仙是什么时候从建阳传到武夷山的,现今是无法具体考证,但以武夷山有百年以上的老丛水仙为证,那至少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叶启桐评价:水仙品种进入武夷山后,其优秀品质得到更好的体现,产生了许多在各种茶赛上获奖的产品。
有意思的是,水仙虽是舶来品种,但水仙进入武夷山之后,迅速与肉桂这个本山本土的名丛一样,成为武夷岩茶的当家品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传承人陈德华说:与许多品种一样,水仙对山场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不同的山场有不同的表现。
“不是所有可以种茶的地方,都能种出好茶来的。”叶启桐说,“正如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好茶一样,一个地方能不能产出好茶,取决于许多方面的条件。”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品种,是矮脚乌龙。
矮脚乌龙,源于宋代北苑茶树品种,实际有三种:大叶乌龙、小叶乌龙和软枝乌龙。小叶乌龙因分枝较低,又称矮脚乌龙。软枝乌龙则是以特殊压条法繁殖的矮脚乌龙。
东峰矮脚乌龙茶协会会长、建瓯市成龙茶厂厂长刘成龙解释:矮脚乌龙这个名字不是历史以来就有的,而是在2001年才有的。东峰过去主产乌龙,这个乌龙便是今天的矮脚乌龙。
矮脚乌龙,在建瓯东峰,以蜜桃香的为上。
至今,东峰镇凤凰山北苑御茶园附近的百年矮脚乌龙茶园,立有一块石碑,上书“台湾青心乌龙茶品种之原种园”。
1990年,台湾大学教授吴振铎到福建参加“闽台茶叶学术讨论会”期间,专程考察了东峰镇桂林村这片百年茶园。经过考证,一直寻找青心乌龙发源地的吴振铎确认这片茶园就是台湾青心乌龙的祖树。当地由此立碑记述。
在武夷山,种植着相当数量的矮脚乌龙,受土壤环境等方面的影响,除了蜜桃香之外,更多却是难以明说的岩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