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茶博会在行业低迷的大背景下举行。行业发展变革进入到了一个关键时刻。上半年疫情深重影响了发挥。这次茶博会人气还是不错的,加上中秋之前要有些巡货行为所以效果还是不错的。
参展商很多,特装规模大。小散展位有减少现象。茶叶宣传手段创新不多,好看包装,产区,创始人非遗等组合宣传等传统手法集聚化明显。重商和重质问题还需要磨合。
大品牌参展基本没变。看情形主要是例行参展。客人并不是很密集,熟悉的客人为主。常规老品牌也类似情况。原因恐怕是,这些品牌已经饱和或者门槛高,实质竞争力并不是不可替代,所以出现了市场冷处理现象,这恐怕是一个比较尴尬的时期。
品牌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情况中。
其他新品牌出来推广的也数量客观。也出现了新情况,白茶品牌减幅较大。新茶类品牌增加明显。普洱品牌也有较多减少。近几年品牌大力建设使品牌过多。造成了品牌选择无所适从。出现同茶类内卷,不同茶类竞争激烈分散客户群体,也就是茶行业内卷问题。
品牌的大范围减少,其他茶类占比上升说明了问题。白茶热度降低也是去年行业对白茶认识趋于保守有关系。
主要被分散的群体就是白茶和普洱茶客户群体。其他茶类如单从、岩茶、地方特色茶叶为主要分流势力。形成了各自的消费群体。茶类消费群趋于均衡化。
六堡茶有加大推广的趋势,只是效果难料。黑茶受金融茶打击很大,很多升值神话打破,造成多数黑茶展位人数较少。
日照绿茶参展商不少。出现了新品牌和新噱头。地方名茶显著增加。展位大,组团推广。属于进一步细分市场的新动力。从参展看,茶叶产品更加丰富,选择范围更大了。接受时间也短了,不少人去尝试。但是能否成气候很难说。因为地方名茶数量庞大,短期推广作用不明。
陈皮热度下降很快,观察多数陈皮展位门可罗雀。新品化州橘红并没有起来,关注度不高。
祁红推广力度较大,多大型特装。然关注人数于推广力度还不协调。也许于祁红价格与品质品牌之间价值关系不统一有关。滇红茶属于常规关注,基本进入了稳定期。
如果从现在行情说地方性名茶从表现看还是比较好的,目前经营困难,为刺激生意行业常规寻茶猎奇还是主流。地方性名茶的出现,迎合了这部分需要。认知上还有待看时间检验。未来可想地方名茶将会进一步增加。简单农产品组团推广是主流。但是市场接受度会越来越低。
茶文化在茶叶商品的应用不足,高大上包装还是主流。新品牌有一上来就整高大上的情况,后劲不足。
总体来说,品牌洗牌来的很快很剧烈。茶类商品丰富程度推广力度加大。茶叶存量产量都超过消费量。市场升级趋势,由品牌化进入到精细化,每个阶段都要精益求精。产品产地为核心竞争,逐渐进入到以人为本的核心竞争。产品发展正在快速形成高中低三级市场,各司其职的时期。不在过于追求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