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茶叶品质最好的一年”……每年春茶季,总会有相似的论调从各个角落冒出来。山头有霜冻了,就说低温天气产出的茶好;一直不下雨,就说连续干旱产出的茶好;丰产了,就说营养成分更高口感更好;减产了,就说量少稀缺价高难得……总而言之,“今年”永远是茶叶品质最好的一年。年年如此,年年都挺好。
好与不好,无非王婆卖瓜,当不得真。道理很简单——所谓“好”,是纵向对比以往哪个年份,还是横向对比哪个山头、哪棵茶树、哪款产品?参照系的含混不清,结论自然一团混沌,所以这只是一个毫无用处的说辞。
茶商们类似的说辞还有:“某某民族匠心品牌”、“极品口粮茶”、“打价格战,我们甘拜下风。打品质战,我们横扫千军”等等,既无论据,又无论证,凭空甩出一个断言,对买家开启无限洗脑循环。
买茶当然要好的,这是前提。但买家期望的“好”,与茶商声称的“好”,往往有着巨大落差。这种落差便是信息不对等造成的品质错位。衡量一款茶的优劣,买家会从香气、滋味、韵味等实用层面综合评价,卖家则更倾向于强调品牌价值、原料特色、工艺水准、包装风格、制茶情怀等“务虚”的内容。只有买家的口感是实实在在的,“务虚”的承诺则如镜花水月,看上去很美却无法捉摸,无从谈起。
所有茶商只会说自己家的茶好。至于如何“好”,买家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但买家很难有发言的机会,说出来也没人肯信。何况还有很多混做买家的“水军”、只会说拜年话的网络掮客,一味要把水趟浑,至于茶究竟好与否,哪里会有公论?
时下正值春茶采摘高峰期,直播的、带货的二道贩子们纷纷登场。只要人到了哪个寨子,哪个寨子的茶就“好”的不得了,“稀缺”的不得了,自己经手的茶就“正宗”的不得了……不过,“人在现场”并不能解决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等问题,二道贩子们原本就没几个真正懂茶,他们最在乎的是自己的利润空间,说得天花乱坠,唾沫星子四溅,还不是为了卖个好价钱。
任何领域的变坏,是从一片叫“好”声中开始的。一团和气,一派“正能量”,人人只捡好听的说,你好我好大家好,其结果便是掩盖了问题的真相,制造了新的信息不对等。一个个打扮得光鲜无比的品牌之下,却是种种来路可疑的伪“名山名寨”。茶商的叫“好”,与网络掮客的叫“好”,都不可信。茶不好喝,说啥都没用。
做茶的道路千万条,喝茶的目的唯有一条,那就是要喝好茶,喝真正的好茶。卖瓜的王婆都懂得“先尝后买”、“不甜不要钱”的朴素营销手段,那些只能拿制茶情怀、色相名头说事的二道贩子们,敢不敢出来走两步?
果然,今年又是“茶叶品质最好的一年”。不必费思量,明年也一定是“茶叶品质最好的一年”,后年还是。
文:老茶鬼(茶界独立评论员)2019.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