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熟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发酵等工艺加工而成,相信大家对这一点也非常熟悉。
然而,对于普洱熟茶的历史,却少有人耳闻。
时间和环境结合的红汤生普
1973年以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工发酵茶,由于工艺制作条件,运输条件的影响,茶叶从云南到广州,香港,路途遥远,茶叶运输只能依靠“人背马驼”,而且往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运达,在这个过程中长期间的运输,风吹雨淋,茶叶运抵香港时茶汤颜色已自然地变深色了。
(图:资料来源网络)
从红汤生普到渥堆发酵技术
因供给南方的红汤生普开始受欢迎,逐渐成为广州、香港人们的习惯口感,市场对高陈化普洱茶的需求量渐渐变大,商家为了快速满足市场的需求,各地开启了寻求普洱茶工艺的新变革之路。
于是乎云南茶叶公司开始按照香港人的要求,派勐海茶厂,昆明茶厂,下关茶厂的技术人员去广东学习做发酵更重的泼水发酵茶;1975年普洱熟茶“渥堆发酵技术”在昆明茶厂诞生。
渥堆发酵技术的诞生,普洱茶发酵时间一下子由自然发酵的几年、甚至十几年缩短到45天左右,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普洱茶的品饮质量和保健功能,从而使得普洱茶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成为可能。
普洱熟茶的成型
1975年,勐海的普洱茶基本成型,七子熟饼(7572、7452)开始批量出口。1975年,下关创制出用渥堆熟茶制作的出口沱茶——7663,由于1976年以后大量出口法国,也被坊间称之为销法沱。1976年昆明茶厂开发出新产品7581熟茶砖,从此这几种产品成了云南出口的传统产品。
(熟茶七子饼)
自此,普洱生茶通过“渥堆发酵技术”转化,生茶变为熟茶的历程基本奠基完成。
后来,茶行业对“渥堆发酵技术”的完善和2.0、3.0等等版本的探索,包括厨心熟道发酵技术、离地发酵技术、竹筐发酵技术等发酵技术。
厨心熟茶熟道发酵技术
厨心熟茶熟道发酵技术是建立在传统渥堆发酵上技术升级的一套全面系统化发酵技术,鲜叶、初制、发酵到后期仓储整个过程是一套完整的发酵过程,每一个工序都是为了发酵。
让熟茶“活”起来,厨心熟茶熟道发酵技术使我们的熟茶产品的丰富度、饱和度、韵味感大大得到提升,后期转化可期。
发酵度多少上,厨心茶人经过严谨的数据监测分析,最终明确厨心熟茶发酵程度严格控制在6成熟至7成熟之间(60%<最佳发酵成熟度<70%),我们取其6.18,并命名为“6.18黄金酵度”。这个酵度下的熟茶,有着滋味的最佳品饮状态和后期的转化空间,让熟茶更具活性。
编辑 / 厨小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