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茶类里,没有茶像普洱茶这样造型如此丰富。普洱茶以型来分的话,可以分为紧压茶和散茶两大类。另外,还有一些特型茶。在普洱紧压茶中又可分为饼、砖、沱三大类。
七子饼
七子饼是普洱紧压茶中历史悠久且数量最多的一种,其型是七饼圆茶捆为一筒。这种形状始于清朝的定制,据《大清会典事例》载:“雍正十三年(1735)提准,云南商贩茶,系每七圆为一筒,重四十九两,征税银一分,每百斤给一引,应以茶三十二筒为一引,每引收税银三钱二分。于十三年始,颁给茶引三千。”
另外,七子饼茶的来历还有几种说法:一是说“七”为多子多福,因为“七”在中国是一个吉祥的数字。一种说法是为了方便马帮运输。一饼茶为357克,一筒七饼,357克乘7饼茶合2499克,约2.5公斤,一件12筒约30公斤。一匹马驮2件约60公斤,刚好方便马负重前行,同时,也方便统计数量和上税。
另一种说法是为包装方便。在七子饼出现早期,纸贵,不舍得用,包装就选用当地最方便的竹笋壳。一饼茶357克,饼直径约20厘米,七饼一包高也是20厘米,正好是竹笋壳可以包裹的数量。
沱茶
沱茶产制历史悠久,系由团茶转化而来的。关于沱茶的来历说法很多,一种说法是由于过去运销四川沱江一带而得名;一种说法是产于普洱市景谷县,称谷沱;还有一种说法是因其成品形状如团,普洱茶产区的方言叫“团”为“沱”。
沱茶的形状从上面看类似圆面包,从下看又类似厚壁碗,中间下凹,中空是为了容易干燥。沱茶每个净重多为100克或250克,在包装时通常每五个用竹笋壳包成一包,以绳或竹篾捆绑,结实牢靠,方便长途运输及其长期存储。另外,普洱沱茶分为生沱和熟沱两种。
竹筒茶
竹筒茶属于普洱茶的一种,当地的傣族、布朗族、哈尼族有制作竹筒茶的习惯。
竹筒茶用香竹和普洱茶做成,制作时将晒干的春茶装入刚刚砍回的香竹筒中,将装有茶叶的竹筒放在火上烘烤,竹子的水分会变成水蒸气让竹筒内的茶叶软化。这时,用木棒将竹筒内的茶压紧,之后再填满茶烘烤。如此边填、边烤、边压,直至竹筒内的茶叶填满压紧为止。
由于竹子的水分已经进入茶叶,饮用时会有竹子的清香。饮用竹筒茶时要将竹筒剖开,将圆柱形的竹筒茶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