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正在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
中秋节,又称月夕、仲秋节、八月节、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中秋节的发展与传承
到了唐代,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的真正兴起是在宋朝。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北宋时期,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
明清时期,中秋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节日的内容更加丰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各地中秋习俗
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北方,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
山西省潞安在中秋节宴请女婿。大同县则把月饼称为团圆饼,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河北省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
陕西省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
江南一带的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
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夜,家家户户齐聚一堂,吃月饼、食螃蟹、品菊酒、赏月光,美哉妙哉,自不待言。
中秋送礼之风自古有之,对于相隔千里的老友,还是疏于联系的近邻,一份郑重有品的伴手礼都是不可或缺的。如何以最得体的姿态过中秋,莫过于舒心漫散、嘴边有美味、空中暗浮香。
包装精美的好茶,则是健康、时尚和品味的体现。
茶箴团队精心设计,以“诗情茶意”为主题,以模压文字为表现形式,分为大小两款,均可选生茶、熟茶两种工艺。
茶料源自普洱澜沧县景迈山,甄选真正的纯料古树,口感香甜、饱满。自采、自做、自然晾晒,手工揉捻炒制,小堆发酵七成熟。以最自然的手艺,做最自然的茶叶。
小者出自“论语”开篇第一句,讲述对志同道合的友情之期盼: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大者为元代王冕的经典之作《墨梅》,以梅自喻,不媚而俗,品行高洁: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情茶意,如逢君子。
《论语》款:21块,每块平均9克。布面硬盒,长293mm、宽144mm、高35mm
《墨梅》款:35块,每块平均9克。布面硬盒,长293mm、宽219mm、高35mm
(外包装上的企业logo和茶上文字均可定制,有意者可私信)
撰文/编辑:任小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