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以巍峨奇特的山峦、苍劲多姿的松柏、清澈流湍的山泉以及波涛起伏的云海被称为“四绝”。
生长在奇峰之中的黄山毛峰有盛名,一芽一叶雀舌形。嘉木从来生佳地,徽州春意杯中呈。
黄山毛峰是条形烘青绿茶,产于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所以又称徽茶。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泰茶庄所创制。
黄山毛峰的历史
据《中国名茶志》引用《徽州府志》载:“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佑,兴于明之隆庆”。有《中国茶经》茶的传说:“正志和尚与茶”。说明黄山茶在明代就很有名了。
明代的黄山茶不仅在制作工艺上有很大提高,品种也日益增多,而且这时的黄山茶已独具特色、名声鹊起,黄山毛峰茶的雏形也基本形成。
《黄山志》:"莲花庵旁就石隙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断腭,谓之黄山云雾茶",传说这就是黄山毛峰的前身。清代江澄云《素壶便录》记述:"黄山有云雾茶,产高山绝顶,烟云荡漾,雾露滋培,其柯有历百年者,气息恬雅,芳香扑鼻,绝无俗味,当为茶品中第一"
又据《徽州商会资料》记载,黄山毛峰起源于清光绪年间(1875年前后),当时有位歙县茶商谢正安(字静和)开办了"谢裕泰"茶行,采用清明前后的黄山充川、汤口等高山名园的肥嫩芽叶,经过精细炒焙,创制了风味俱佳的优质茶,由于该茶白毫披身,芽尖似峰,取名"毛峰",后冠以地名为"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的传说
相传在明朝时,江南黟县新任知县熊开元携书童游黄山,迷路途遇一位老和尚,便借宿于寺院中。长老泡茶敬客,但见这茶叶色微黄,形似雀舌,身披白毫;开水冲泡下去,只见热气绕碗边转了一圈,转到碗中心便直线升腾,而后在空中转一圈,化作一朵白莲,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团云雾,最后散成一缕缕热气飘荡开来,顿时清香满室。知县细问方知此茶名叫黄山毛峰。临别时长老赠送此茶包,黄山泉水一葫芦,并叮嘱一定要用此泉水冲泡方能出现白莲奇观。
后知县上奏皇上,欲览此般奇景未得,知是因水之故,便求水呈现泡茶奇景,知县得皇上赐升官为江南巡抚之时彻悟,便出家做了和尚,法名为正志。茶也因此盛名。
黄山毛峰的产地与环境
“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是形容黄山毛峰生长在云雾缥缈的环境中。
黄山毛峰生长食物地质物种矿藏、水文气候等多样复杂,地球上神秘现象也比较集中、自然和人文景观密集的区域。由于山高,土质好,温暖湿润,位于亚热带和温带的过度地带,降水相对比较丰沛,植物茂盛,很适合茶树生长。
产于安徽省黄山风景区境内海拨700~800米的桃花峰、紫云峰、云谷寺、松谷庵、吊桥庵、慈光阁一带,和新明乡三门村的猴坑、猴岗、颜家,为黄山毛峰的主产地。
风景区外周的汤口、岗村、杨村、长潭、充川、芳村 也是黄山毛峰的重要产区,历史上曾称之为黄山“四大名家”,黄山区、徽州区、歙县、休宁县也有出产。
黄山毛峰的特点
干茶形似雀舌,匀齐壮实,锋显毫露,色如象牙,鱼叶金黄,冲泡后清香高长,汤色清澈,滋味鲜浓、醇厚、甘甜,叶底嫩黄,肥壮成朵。
其中“鱼叶金黄”和“色如象牙”特级黄山毛峰外形与其他毛峰不同的两大明显特征。
黄山毛峰的等级
特级一等:条索芽头肥壮、匀齐毫显、鱼叶金黄,色泽嫩绿似玉;汤色嫩黄绿清澈明亮;香气香馥郁持久;滋味鲜爽回甘;叶底嫩黄鲜活。
特级二等:外形条索芽头紧偎叶中、峰显隐毫;色泽嫩绿润;汤色嫩黄绿明亮;香气嫩鲜高长;滋味鲜爽回甘;叶底嫩匀绿亮。
特级三等:外形条索芽叶嫩齐毫显;色泽嫩绿明亮微黄;汤色嫩绿明亮;香气嫩香;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嫩绿明亮。
一级:外形条索芽叶肥壮匀齐毫显形微卷;色泽嫩绿微黄明亮;汤色嫩绿亮;香气鲜嫩持久;滋味鲜醇略甘;叶底肥嫩成朵嫩绿明亮。
二级:外形条索芽叶肥壮、条微卷、显芽毫;色泽绿明亮;汤色绿明亮;香气清高;滋味鲜醇味长爽口;叶底嫩匀、嫩绿明亮。
三级:外形条索条卷显芽、匀齐、叶张肥大;色泽尚绿润;汤色黄绿亮;香气高香;滋味醇厚;叶底尚匀、黄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