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常听人人说在中国“酒桌文化”是做事的先驱,要做什么事先请上一桌。大家伙痛痛快快,热热闹闹的喝上几轮,二两黄汤下肚。喝的面红耳赤,宾主皆宜,那这事十有八九是成了。
这么说自然有它的道理。因为那时的人们最看重的是你的魄力和豪气。拥有魄力和豪气的人总能在身边拉拢起一批人跟你做事,酒桌就如同一个战场。大魄力豪气者如将军,陷阵冲锋。别人自然高看你一眼,事情交给你也是随其自然。
但是随着社会进步,很多人更注重茶桌文化,“千秋大业一壶茶”。很多商业谈判往往在茶桌上成功几率大于在酒桌上。除了商业类型的,平日里,亲朋小酌,品茗论道,叙旧聊天,加深感情,也会选择简单又高雅的茶桌。
常听老一辈说,想知道一个人有怎样的性格人品,茶桌上便能看出此人是否值得深交。
一度认为过于夸张,人有千面岂是朝夕就能看穿?
直到自己开始喝茶,穿梭于各种茶会,与形形色色的人相约喝茶,不得不感叹人际的往来,关系的亲疏,性格的好坏,真的可以透露于茶桌上的小小举动。
茶桌见人品,远离利益式的茶局。
两年前因工作关系认识了小张,因双方都喜欢喝茶,便以茶交友,开始走得较近,每逢周末,都会邀约喝茶。我们时常会携带各行业朋友一起,聊得投机便会相互加个微信,相约下次喝茶。
一次在朋友的聚会中偶然得知,小张和我几个朋友合伙创业,做的项目正是我多次在茶会闲聊中提出的想法。
当我得知每一次惬意的茶局背后,其实只是利用,或是被藏有心机的窃取自己想法甚至创意的时候,不由心头泛起怒意和心酸,仔细回想和小张在茶桌上的细节:
1.喝茶闲聊期间,说到想做的事情,总是深挖细节;
2.约我喝茶时,他不止一次叮嘱我带上朋友,说自己朋友圈窄;
3.来喝茶的每个人,他都要添加微信,并向我探听他们的情况。
我以为喝茶会让你们的情感一次次递进,灵魂一步步契合。
结果,被以为是简单的品茶,别人却另有目的,生生将一场场茶会交流变成商业合作会谈。
喝茶很重要,但和谁品饮更重要。
只有双方坦诚,“茶”才能越喝越轻松。
而把喝茶当成是利益式社交的人,往往不值得深交。
茶桌见人品,拒绝攀比吹捧式茶会。
关系好的人,不是在茶桌中"获得"什么,而是双方都能在茶桌上喝好茶。前几天,小刘从茶会回来突然变得闷闷不乐。原因是在茶交流聚会上,有人当着众人的面说他的茶只是几十块钱一饼,让小刘好不尴尬。他本就才刚入门,挑了一饼自己觉得不错的茶与人分享,结果马上被人拆了台。
还好旁边一个朋友笑着圆场道:“个人买茶渠道不一样,价格不能说明什么。一款茶好不好,在于自己是不是喜欢。”虽化解了尴尬,但小刘整场茶会都抬不起头来。
本是学习交流,却变成了某些人嘚瑟的场所。
生活中,总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你跟他谈一款茶的质量、回甘、品茶的过程中交流感情。而别人,似乎只是关心茶的价格与山头。
茶品见人品,有人整天吹嘘自己喝过好茶,以此来凸显自己高人一等,看似是显摆炫耀,其实行为里藏着他的格局。
有人喝茶只评好坏,不谈其他。即使坐在一起不说话,也能感受他内心的恬静与高贵的气质。
真正舒服的关系,是喝想喝的茶。
在中式的茶桌上,喝茶的方式有很多种:
和合作伙伴应酬喝茶,表面点头微笑,暗地里较量着谁的膀胱先投降;与领导谈话喝茶看似轻松愉快,喝得心惊胆战……
洽谈闲聊时喝点茶,原本是一件惬意的事,渐渐被扭曲成成年人眼里"甜蜜"的负担。
然而茶桌上的行为举动,大多时候它无关好坏,却恰恰能看出三观。
茶人常说茶桌上最容易看人,举手投足谈话闲聊见都暴露了你的优劣之处。
个人觉得:真正的好友,必然是一起吃过无数顿饭,喝过无数次茶的人。
我们在饭局茶桌中社交、聊天、放松、敷衍,有时候是煎熬,有时候却是沉淀于心,每次回想起都尚有温存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