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茶也称"香片",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曾经非常流行。譬如过去的老北平,吃茶是必定要吃香片的,如果你不会品饮香片,就如同江南的茶客不会吃龙井一样,是要被茶客们耻笑的。
梁实秋先生早年曾在北平任教,后来到了台湾,回忆往事,在一篇名为《喝茶》的文章中,就特意提到了花茶,以及北平的饮茶习俗。梁先生是南方人,喜欢喝龙井,却因"抵挡"不住香片的诱惑,于是"独创"了一种花茶与龙井合饮的方法--"玉贵茶"。"玉贵茶"据说是由他家一位叫玉贵的旗人创制的,泡茶时以一半清茶、一半香片入壶,然后冲水,这样泡出的茶汤既有香片的浓馥,又有清茶的清苦,风味堪称绝佳,结果很受欢迎。
这种喝法历史很久远,被称为点花茶法,为明代朱权等所创。将梅花、桂花、茉莉花等蓓蕾数枚直接与末茶同置碗中,热茶水气蒸腾,使茶汤催花绽放,既观花开美景,又嗅花香、茶香。色、味同时享用,美不胜收。
朱权《茶谱》就这样说:"今人以果品为换茶,莫若梅、桂、茉莉三花最佳。可将蓓蕾数枚投于瓯内罨之。少倾,其花自开。瓯未至唇,香气盈鼻矣。"这是一种以花代茶的品饮法,因此称作"换茶"。他还介绍了一种"熏香茶法":"百花有香者皆可。当花盛开时,以纸糊竹笼两隔,上层置茶,下层置花,宜密封固,经宿开换旧花。如此数日,其茶自有香气可爱。有不用花,用龙脑熏者亦可。"这就是熏制花茶工艺了。不但茉莉、珠兰、栀子、玳玳花等"百花"可以熏茶,连龙脑也可以入茶,较之当时诸多茶家的胸怀自然是开阔多了。
时代较晚的《群芳谱》中,也有相似记述:以花拌茶,颇有别致。凡梅花、木樨、茉莉、玫瑰、蔷薇、兰蕙、金橘、栀子、木香之属,皆与茶宜。当于诸花香气全时摘拌,三停茶、一停花,收于瓷罐中,一层茶一层花,相间填满,以纸箬封固,入净锅中,重汤煮之,取出待冷,再以纸封裹,于火上焙干贮用。但上好细芽茶,忌用花香,反夺其味,惟平等茶宜之。(陆廷灿《续茶经》)这段话很重要,不仅介绍了古代花茶的制作加工方法,也指出花茶的适用范围,对后世花茶加工工艺,有很大启发。
时值酷夏,万物生长,遂谢绝尘累,究心茶事。工作之余,惟以读书烹茶自娱。茶不拘新旧,入瓯即为佳品;书不论汉唐,开卷即能有益。于是作闲文一则,以供天下爱茶人品味,并就正于诸方茶家,如此,心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