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圆桌派》的番外《圆桌讲究派》,里面有一段窦文涛和姜文以茶为引关于“讲究”这件事的争论。
窦文涛在节目里说:
“你说现代人也有现代人的讲究,但是那个概念不大一样,你比如说好多人现在讲究这个喝水。”
“我有几个小朋友,也是年轻人,玩普洱茶的,还不是说是上岁数的,好家伙,到了我们家,都不说我这茶叶不对,人家说您这水不对。
△ 图源《圆桌讲究派》
自个在自个的车后座上,自己带着水,而且几种水。说什么茶叶得用哪种水泡。”
“你说这也不是今天这个新的讲究。你要品水,你说古人,按说也有这种泡茶,那个文人啊,骚客啊,什么专门得用某种,花上面的露水。 ”
在节目里,窦文涛的“较真不是为了人懂,是为了过自己这一关”一番话,让人不禁想到了另三个字“仪式感”。
当你静坐茶席前,泡上一壶茶,清新的茶叶,淡淡的茶香,抿一口陶醉其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品的是茶,静的是心,悟的是人生。
- 茶礼,传承的仪式感 -
中国既是茶的故乡,也是诗的国度。
而中国人也历来爱饮茶,日常生活中更是离不了它,所以它也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事之一。
吴自牧曾在《梦梁录》中提到的“烧香、点茶、挂画、插花”,被宋人合称为生活四艺,“四般闲事”。
其中又以点茶为宋人最日常,最生活,又最风雅的生活闲趣。
点茶,是宋人最极致的生活品味。
现今,它虽在华夏茶席失传已久,却传至东瀛,演化成了如今日本的国礼之粹——抹茶道。
点茶标准的确定,催生了斗茶这一博弈游戏的盛行。
顾名思义,斗茶即比赛茶的优劣,比拼点茶的技术,又称斗茗、茗战。
▲
宋徽宗《文会图》,表现和大臣分茶场面。
一般斗茶者会各取所藏好茶,轮流烹煮,以点茶方法进行评茶及比试茶艺高下,斗谁的茶浮沫颜色更白,谁打出来的浮沫更多更细腻。
那碗千年前的茶汤的情调和品味,确实宋人对精致生活的执着追求,是宋人造就的千年品牌。
反观人生,我们只有永远保持热爱,才能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而这些滋养身心的热爱,会在避无可避的人生起落里,如灯塔般为你照亮前路,重新保有对生活的乐观。
- 喝茶,生活的仪式感 -
在礼之外,亦会将茶作为一种生活,一种值得认真对待的生活。
喝上一道新茶,才算是春天正式开始;夏天来凉茶消暑;秋天有“白露茶”;冬天三五好友相聚煮茶……每一个季节与节日都有相对应的茶。
在泡茶的时候,配色、选器、点缀,认真冲泡,呈现出一杯茶最好的状态。
茶,自始至终贯穿到了中国人独有的礼节当中,亦是中国人的精神之饮。
《茶叶侦探》里有一段话,说出了茶人骨子里的仪式感:
“中国茶人关于站与坐的仪轨并不严厉,但他会在水与火之间,称量与激发8克茶所能迸发出的能量。无人知晓的是,今天的气压与阴晴都已被茶人计算进去。”
认真喝茶并不是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种表演,而是源于内心对茶的敬重,对生活的重视。
这种仪式感,是要将一件单调普通的事变得不一样,它让生活更有温度,而不是简单的生存。
就像周作人提倡的“喝茶当于纸窗瓦屋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片刻余闲,可抵十年尘梦。”
不管是茶的礼仪还是喝茶时不可少的仪式感,都是一种对生活的加温。
与其说是丢失了仪式感。倒不如说,仪式感已经融入到骨血里,不拘泥于形式,无形而有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