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贵是一名很年轻的90后小伙子,双学位毕业,刚毕业的一年他选择出去工作,而不是回来武夷山从事茶行业。
梁贵是这样和我们说的:“我从小在武夷山长大,看父母制茶十分辛苦,努力读书其实是为了逃避,以前对茶行业有一些偏见,认为茶业属于农业,不会有什么好的发展前景。”
乍一看,很难想象这样的他会和茶有怎样联系……
或许是一种偶然
或许是一种断不掉的缘分
也或许是一种责任
更或许是一种使命
四代制茶还是世代制茶?
他与茶的故事并没有就此画上句号,似乎不经意间反而有了更深的联系,这种微妙的关系并非是这样简陋的文字能够描述清楚的。
在工作了一年后,他毅然决然地回到了武夷山,与茶结伴。究其原因,他只是笑笑,回答我们说“是心中油然而生的喜爱”。是什么让他生出这样的喜爱?放弃了明明可以逃避“农业”的机会。我想大概是对茶的传承……
梁贵家四代作茶,是有一定根基的正岩世家。选择留下来除了对茶的喜爱,还有对传统技艺继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这些一直牵引着他最终又回到茶的路上。
对于茶的看法,梁贵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一是对茶的态度要认真严谨
把茶当作工艺品来做而不是商品,这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是很难得的。梁贵说自己为了学习制茶,拜了一个有经验的老师傅为师,从一切小事情做起“晒青”“烧碳”“刮灰”……这些看起来是在打下手的事,实际上却是在磨练自己的细心和耐心。武夷岩茶的核心技术在于摇青,一般非常好的山场茶青,梁贵在没有了解清楚之前是不会轻易去摇的,因为这茶青本来就是大自然的珍贵工艺品,每一片叶子都来之不易。
二是坚持传统
在茶的制作方面,梁贵从源头就开始认真把关。采摘时放置茶青的器物,使用了传统的竹制的茶娄,而不是常用的麻袋,这样茶更不容易受损伤,而且更容易散热。
在萎凋方面,坚持自然的日光萎凋。利用光能热量使鲜叶适度失水,促进酶的活化,这对形成岩茶的香气和去除青臭味有着良好的作用,为摇青工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碳焙方面,一般使用中足火。这样即能使茶味醇厚,又不失鲜爽,而且还易于存放,茶叶不会因为时间的缘故而易“返青”,失去最本真的味道。而“蛤蟆背”的出现是判断这茶焙火焙得透不透的标准之一。焙茶的时候,火温和时间达到一定程度,茶叶受热膨胀鼓起来,表皮和叶肉分离形成的气泡点,如蛤蟆的背部一样,就称为“蛤蟆背”。
三是在传统的基础之上创新
对于茶园的管理梁贵倒是比别家更有冒险精神,施肥方面完全使用有机肥,生物菌类的肥料是常用的,许多人不敢这么做,因为容易引来病虫害和茶树的病变。坚持人工除草,虽然费时费力,但用心才能出好品质。还有一个就是武夷山比较特别的茶园管理——客土,所谓客土就是把别处营养更丰富的土壤与现有的土壤进行替换,以确保茶树获得充足的养分。
梁贵说:“很多法国服装,瑞士手表很多百年老店都是作坊,我们也喜欢以这样的形式经营。”专门研究制茶的工艺、栽培的技术等,执着于提高茶的品质。的确,我们去采访的时候找了好半天才找到他的家,因为没有牌子,很难辨认,比起茶企,他们家更像是制茶基地。话语之中梁贵父亲也调侃起自己来“做了十几年茶了,十几年前是这个样子,现在还是这个样子”。
对于茶品,他们坚持“纯料”,尊重茶最纯正的味道,不拼配,也不添加任何其他东西,不改其味,不忘初心,把最真实的味道展现给爱它的人。聊天期间也品了两泡纯正的肉桂,一泡是来自桃树窠,其味就像双子座的孩子,有时妖娆有时内敛,有时活泼有时沉稳,是明快时尚的轻奢族最爱。另一泡是马头岩猫儿石的肉桂,其味霸气浓烈,香气化在口中,颇有王者风范。两泡茶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真实”,带给人的是满满的诚意感。
一个人能够不随波逐流,有自己所坚持的东西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是令人倾佩的,尤其是在茶这条路上,许多人走着走着就走丢了自己,但是梁贵坚持下来了。他的一颗茶心,如同无价的艺术品,成为众多世俗中的一股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