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要好喝是要标准呢,这似乎不是个问题。
这似乎不是个问题,但其实问题很大。
比如正山小种茶,松烟香,继而转出桂圆汤味。可是因为金骏眉的引导和启发,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正山小种,薯香,花香盛行,也许在过几年,拿给人传统正宗的正山小种,会被鄙视为茶坏了,或者是假茶。
再说说普洱,以前的熟普洱茶,人工发酵度达到80%以上。可近些年,越来越多的轻中度发酵的出现了。据说是为了存储中有变化之美,也有些人,把这种茶再次折腾,伪装一下,用来冒充陈年老生普。
而在岩茶方面,传统的武夷山岩茶,多是中足程度焙火,干茶红褐色,叶底蛤蟆背,三红七绿,甚至更红,火工香明显。
清初的周亮工《闽茶曲》云:“雨前虽好但嫌新,火气未除莫接唇,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品的三十陈年去,使之岩茶可通灵”。
可如今市场上卖的最多的,却是轻焙火的清香大红袍,那几泡下来叶底都绿了。
西湖龙井手工制的茶,干茶呈糙米色,不太好看,但市场上却是嫩绿色的更好卖,某些原料相对粗老些的茶青叶,为了避免做出的绿茶苦涩,采摘之后先放置一段时间,或者用上点闷黄工艺,做出了近似黄茶的绿茶。
而做黄茶的一些地方呢,则偷工减料,缩短嫩黄时间和黄变程度,做出些黄不黄,绿不绿的茶出来,有的顶着黄茶的名字,实际则是绿茶。
正山小种原本干茶是乌黑的颜色为主,80~%90%的发酵度,而现在,黑黄色的更受欢迎,条索更完整好看,发酵度也逐渐下调,只为了出蜜香,花香,薯香,更香甜,更像是简化版的乌龙茶。
很多人反映,现在的清香型茶叶越来越不耐保管了,比如铁观音,即使是冰箱保存,用不了多久,也容易发青草气,这原因呢,都是为了保持干茶的绿意,在制作当中降低了温度,杀青不够,或者偏高温,短时间干燥所形成的。
一位制作了几十年祁门红茶的老技工,感慨的说,有好几年没喝到过祁门香了,采摘太勤,做法也变了。
一个朋友说,会想起他1998年我经销铁观音的时候,厂家发来的货,都是半斤纸包,码放在柜台上,在干燥后又有焙火工艺,喝了真是胃啊,现在可好了,哪家不是放在冰箱冰柜里保存的呢?可茶性却愈发寒凉,追求清香的结果,使许多脾胃虚寒的人就明说了,不喝铁观音,因为觉得伤胃拉肚子。
去年见到了一个大厂生产的君山银针,红茶的口感香型,红艳的汤色,简直让我哭笑不得。
白茶呢,白茶也变身了,我有点怀念那些年喝不惯的,似乎北方卖水豆腐的时候嘀嗒的那种水的味道,还有着青草一样的感受,想不到,现在竟变得这么好喝,甜甜的,赋予着莫名的花香。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在最近这10年里,茶叶界发生的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许是超过了之前千百年的工艺变化的总和,人们喜笑颜开,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迎合消费,或与时俱进,感受这个市场大手的潮流趋势。
继承传统,保留工艺,还是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孰优孰劣呢?我也不清楚,但总觉得有哪里不对了?
有些茶的工艺传承了数百年,现在却被革新了,真的感觉是件挺遗憾的事,大量的业界人士高喊,要向更香更甜,更美观发展;另一些人和我一样,希望茶叶还得是原来的那个样。
是饮料化的发展,还是保持茶的个性,坚持文化属性呢,这个问题已经不可避免的摆在眼前。如果是有条件的企业,完全可以双轨并行,两手一起抓,一手继承发展传统,一手革新,紧跟市场需要,可惜,多数小型茶企是无力兼顾的。
所以说,现在市场上的茶,越发的缺少个性了,大量的茶口感近似,各地的红茶,有和金骏眉有着近似的外形和香型,假想一下,如果说未来的市场上,只剩下了几种好喝的茶,那么,还有茶文化吗?
曾经有人假设过说,未来的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整容就像吃饭那么简单便宜,而且还没副作用,要那样的话,街上的人都是男的英俊,女的美丽,大家都以大众的美丑观点来进行自我修改,那大家不就越来越像了么?那时候,还会有美丑了吗?
企业家们在迎合大众需求,生产售卖商品的时候,是否也该看得更远,坚持些理念,守着些自己的道呢?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不断的优化树种,提高产量,像粮食一样,要求多产,争取多出口。新培育的茶树,抗病虫害,抗旱涝,抗寒,抗寒热能力增强,发芽也越来越早,亩产量也越来越高,茶树都开始修剪的一般高,嫁接,扦插,压条,不停的复制着我们认为最好的茶树,那些有缺点的,不符合经济效益的茶树种,种植的人越来越少,纷纷死掉,而这些死掉的茶种,它们在地球上,曾经和恐龙在同一个时期存在,又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在弱肉强食,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当中,存活到了现在,却大量的死在了最近这30年,死在了市场化的今天,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吗?
依我看,茶之美,在于不同,在于区别,在于个性,在于特点,我始终坚信,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