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难懂的普洱茶和学习任何复杂事物一样,有两种途径:其一是理论;其二是实践。
最好的实践就是多喝,最好的理论当然就是读茶书了。
最喜欢读的茶书是讲茶历史文化方面的,因为里面故事多。
最常读的茶书是保健功效方面的,因为用处大。
科普类读物的两大特点
但后一种茶书里,大量的专业知识,成堆的枯燥数据,艰涩深晦之处,别说浪漫的文科生,即便如小编这般注重严谨逻辑的理科生也很是头大。
这方面的普洱茶书籍,以邵宛芳主编的《普洱茶保健功效读本》最为典型。
这本书的一个特点是:很有用。
但凡普洱茶爱好者,必然注重它的养生,注重养生就要先了解它的保健功效,这本首次科学诠释普洱茶保健功效的科普读物当然就是最权威的了,我们熟知的降血脂、降血糖、抗疲劳、抗氧化等功效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故作为普洱茶爱好者学习普洱茶知识的工具来说,它当然很有用。
这这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难读懂。
如前所述,虽然这本书几乎将普洱茶具备的所有保健功效囊括其中,有完整的实验过程,有精准的数据分析,有严谨的研究结论,但它终究是科普类读物,大段大段枯燥乏味的实验、分析和数据,太过专业的词汇和外星文般的专业符号往往让人知难而退。小编虽是理科生,也算是好学之人,但数次尝试读通此书却屡屡功败垂成。最搞笑的是,读到“抗疲劳”这一章节,才看到标题,我的眼睛竟也随之疲劳,于是再无勇气读下去。
其实这本书的编者很用心了,也明了读者们的心意,是以书中穿插了大量的生动形象的彩图,但因为整体风格过于严谨纸质颜色偏黄,显得老旧,给读者以高不可攀的心里暗示,便是那生龙活虎的实验小白鼠图片,也无法增加一丝深读下去的勇气。
很多茶友也有此同感,说这本书好是好,但就是读不进去,买回来后用到时就翻翻结论。反思之下,我好像也是这个样子,基本上这么好的书,在我手里居然成了摆设,这真是愧对此书,枉费了作者的一片良苦用心。
人们常言: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光知道一些结论,却不知道这些结论是怎么来的话,这本书是算是白买了!比如当有人问你普洱茶可以减肥吗?你说对的啊!他再问:为什么可以减肥呢?当你哑口无言之时,是否想到,答案就在这本书里!
唉!只能一声长叹,自己找个“书到用时方恨少,只怪此书太难读”的借口了。
以至于有这么一段时间,我对此类的科普读物似乎有些条件反射,一听说保健功效类的读本,竟然有些畏读心理甚至拒都情绪了。
这是一本不寻常的科普读物
我选书有个习惯,先看封面,再看目录,最后随机翻几页内容,如果这三个环节都有打动我的地方,那它就是那本适合我的书了。
照例,当有人首次给我推荐《数据解码普洱茶功效》这本书时,我先扫了一眼封面,标题自然是我感兴趣的;再看作者,嗯?难道邵宛芳教授又出新书了?接下来打开前言和目录,心理顿时一凉,分明是以前的内容嘛,莫非是再版的《普洱茶保健功效读本》,最后稍觉失望地翻了一下内容,咦!完全不同了嘢。
虽然这个过程只用了几分钟,我却发现了几个“不同”:
1、纸质不同
有朋友可能会笑话我矫情,说纸有什么可挑的,内容好就行了!事实上并非如此,现在进入网络时代,阅读的对象已变成电子版、图片化视频化了。纸质版的读者已经很少了,如果不在纸质版式上进行革新,不仅吸引不来新的读者,很可能原来的忠实读者也会丢失。新书用纸讲究,光滑细腻,白底配上明亮的彩图,容易抓住眼球,我笑言:这本书光手感就很舒服。
2、版式不同
这应该是此书最大的亮点了,与原版相比,新版的精简都又通俗易懂,灵活多变却不离主题,穿插美图而毫无违和感,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书中配有大量卡通图,在形式上更加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丰富多彩。
3、导读不同
新版在每一章之前均增加了导读,两页美图,一页用一句精简短句点出普洱茶功效,另一页除了标题,导读部分相当出彩,精简的语言把本章节保健功效的核心内容揭秘了。也就说,本书创造了一种“导读体”,其格式是这样滴:标题——普洱茶具有xxx功效;导读——因为普洱茶可以xxx
基本上,如果粗读此书,看看每个章节便知道了普洱茶具有什么功效;如果细读,看看导语便了解了普洱茶为什么具有这样的功效;如果精读,那就是本书的核心部分——数据了。
普洱茶究竟有没有这样多的功效,数据是最直观、最客观、最有力的明证,该书在原来科学实验基础上,用大量详实数据来解码普洱茶的功效,重新规划了展示风格及表达方式,配以数据图表和生动形象的卡通图,深入浅出、清晰明了,无论从科学专业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可读性、易读性、实用性的角度出发,是一本不寻常的科普读物,也是一本值得向普洱茶友推荐的一本好书。
不和您说这本书的作者有多权威
也不和您说这本书获过多少奖
更不和您说这本书得到多少专家的赞誉
只和您说:
这本书很有用
关键是
还很好读
图文:普洱茶吧刀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