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不用看的前记】
这是座蜚声海内外的文化风景名城,怀揣有众多国家级和世界级的金质名片。此文仅为大家介绍关于武夷山那些少有人迹的美景与历史遗迹,是小妖阅众多书籍及网络资料整理而成,非原创,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武夷山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自古就有“闽邦邹鲁”的盛名。
早在远古时期,华夏先民已经在此劳作生息,并在漫漫的岁月里,逐渐形成了国内外绝无仅有的偏居中国东南一隅的“古闽越族”和“闽越族”文化,绵延数千年之久,留下众多的文化遗存。
千年文化,五夫古镇
五夫镇地处武夷山市东南部,原名五夫里,始于晋代中期,迄今1700余年。这里不仅是“白莲之乡”,还有“邹鲁渊源”之称,是理学宗师朱熹的故乡,朱子理学的形成地,朱熹在此从师就学长达40余年,留下了兴贤书院、朱子巷、紫阳楼等历史遗迹。
五夫镇里最能集中体现朱熹功业的地方是兴贤古街。
这条古街,早在中晚唐自刘氏家族迁居五夫里时,即具雏形。到了宋代开始兴旺,特别在南宋后期,胡家、刘家诸贤以及朱熹相继成名之后,更趋于鼎盛。当时已是店铺商肆密布,名人学者云集。
这条古街,虽经1000余年的世故沧桑,至今尚保留着许多古代特别是宋代时期的建筑,并遗下极古朴淳厚的民风习俗。
行走于兴贤古街,街中牌坊林立,石坊门上分别镌刻着“崇东首善”、“五夫荟萃”、“天地钟秀”、“籍溪胜境”、“紫阳流风”、“三峰鼎峙”、“三市街”、“过化处”、“天南道国”、“邹鲁渊源”等历史名人的手书横额。街头坊两侧矗立着的“兴贤书院”、“刘氏家祠”、“连氏节孝坊”、等古迹,无不透射出宋风遗韵,街面蜿蜒曲折,古意盎然,但也不时遇见倒塌的土墙、霉烂的木板。更难得的是,全长一千余米的兴贤古街,仍居住着近千人口。因为还有人在这里生活,那些老宅也好像被赋予了更浓厚的意义——文化的遗迹还未死去,千年的历史还在延续。
兴贤古街
兴贤书院约在南宋孝宗时肇建,是朱熹当年讲学授徒的地方。
之所以名为“兴贤”,民间传说有“兴贤育秀”,继往开来之意。现今在书院内可欣赏到仿朱熹笔体而写的“继往开来”等堂匾和各式楹联。
书院门牌楼高耸,构筑精巧,门饰砖雕花鸟人物,造型雄伟凝重,蔚为壮观。
作为朱子文化的重要实物遗存,武夷山获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就有兴贤书院的功劳。
书院门楼屋檐顶上供奉着“状元、榜眼、探花”三顶乌纱帽,至今仍然清晰可见。
兴贤古街里,由于历史的沉淀,大多的古建筑多为灰白色,
只有兴贤书院的门楼,被涂为红、黄、蓝等多种色彩,
使这座书院建筑显得更为突出,更加精美艳丽。
现在五夫保存的兴贤书院、古民居的砖雕、斗拱、门档等建筑构件上都刻有精美砖雕的龙鱼,鲤鱼跳龙门等图案,使之与朱熹理学相得益彰,发挥着教化育人,激励进步的作用。
朱子巷是五夫中和坊与儒林坊(古名)的交界线,上行是中和坊,下行是儒林坊,原全长300米,现仅存138米,巷子路口立有“朱子巷”石碑,路面全用鹅卵石铺成,巷多曲折,两侧皆是古屋高墙,步入其中,耳边仿佛回荡起朱熹求学的足音。朱熹定居五夫镇近50年,在这些年中,他无论是幼时上学,还是成年后,探友寻幽问道,每次外出都要经过这条小巷。
刘氏家祠始建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初建时祠址在府前村,与屏山书院并列。元初毁于兵燹。清光绪六年移建现址(兴贤书院斜对面)。朱熹曾为刘宅写了两幅褒颂功德的对联“两汉帝王胄,三刘文献家”、“八闽上群先贤地,千古忠良宰相家”,祠堂历代均有修葺。祠门上方嵌刻“宋儒”、“刘氏家祠”石雕,门楼砖雕艺术精湛,古风犹存。
紫阳楼不在兴贤老街上,而是在五夫古镇外的屏山脚下,潭溪之畔,周围古树参天,修竹成林,屋前是半亩方塘,屋后是青翠竹林。朱熹从15岁起在紫阳楼定居,住了近50年。传说,朱熹的那首《观书有感》就是因朱熹在塘边苦读时,触动灵感,信手写就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成为千古名句。
紫阳楼是典型的徽派建筑,房前左手边,有朱熹栽种的香樟树,树中空可容一个人。据说,当时老师要朱熹取名“元晦”,朱熹不明白晦的含义,老师说:做人做学问要扎根深才能行远,就像树一样,没有扎实发达的根,是不会长成参天大树的。朱熹悟之,植树以志之。树到今天已经800多年。 一株800多年的古樟树枝繁叶茂,却掩不住时光的刻印。这株朱熹手植的樟树,至今引得无数人对它顶礼膜拜。
从紫阳楼往东,踏着鹅卵石小路,不久见一处清泉,号曰“灵泉”,为朱熹所起,当年朱熹在五夫求学授业时常饮此水。这从朱熹《怀潭溪旧居》中的诗句“傍崖寒冽一泓泉”可资佐证。 灵泉井又称飞龙井,水清如镜,靠前倾听,水声汩汩可闻,掬一口甘甜清爽。泉水流经府前村,72户村民至今仍以此泉为生活用水。虽大旱之时,犹涌泉不涸。
朱熹手书“灵泉”
交通:武夷山市区有开通到五夫镇的农村客运班车,每一小时一趟,全程大约耗时1小时40分钟,车费18元。途经武夷山主景区南门及南源岭公交站。
门票:五夫古镇兴贤老街不用门票;兴贤书院不收门票,但大部分时间大门紧闭;紫阳楼门票60元,个人觉得这门票偏贵了,而且紫阳楼还是重修的建筑,里面啥也没有,不推荐买票进入参观。
住宿:当地住宿的条件不是很好,大多还是回到武夷山度假区或者市内住宿。
周边:朱子社仓,朱松墓,屏山书院
武夷山汇儒释道于一山,千百年来,三教和睦相处,共生共荣,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
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涌现出现了一代词人柳永,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抗金名将刘子羽、吴玠兄弟等……
这里是世界茶叶的源头,也是世界上两大茶类的原产地,创造了底蕴深厚的茶文化,其茶道精神影响一方。
欢迎关注【北纬28度】,关于茶、武夷山和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