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以为,今年的苏州茶博会,可能只有秋天的一场了。
结果还是顶着连续的高温办了,虽然规模有“缩水”:
展馆门口的巨幅广告少了,场馆内的现场活动没了,大型的特展变小了……
只有观展购物的人群,一如既往,流动不息,时而冒出一句:是品牌吗?有网店吗?有直播吗?
这届茶博会的看点,果然有点不一样。
参展的“老面孔”,真多
展会的大多数品牌,对于小编这样经常看展的人来说,都是“老面孔”。
疫情后的茶消费市场还没完全恢复,但是该出的货还是要出,该交的朋友还是要交,该做的市场还得做。
一位经营武夷岩茶的茶商告诉我,之前有很多苏州客户跑到原产地去寻茶,主动找到他,让他感受到苏州市场强大的消费潜力。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来这里参展了。
另一位云南厂商则坦言,他们的普洱茶、红茶、白茶,在这里的展会上都卖得不错,所以现在基本每年都会来一次。
苏州是传统的绿茶产区和消费区域,但近些年,白茶、乌龙茶等其它茶类的消费逐年攀升,尤其在商务消费和年轻客群更为明显。
这些变化,茶商的感知,最敏感,也最直接。
“光靠门店,不够了”
近几年,疫情反复对线下实体店的冲击不小,很多茶商意识到,不能只靠守店“等”客户,还得尝试多种方式“找”客户。
一位在苏州本地茶城经营数年的茶商谈到,这是第一次来参展,也在试水看看效果怎么样。
不过市场的变化可能比茶商想象得更快。
我们好几次看到,一些年轻人在买茶后询问,“你们有线上店吗?”“有直播吗?”
显然,线上消费,不仅是一种交易方式,也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对于传统茶商,光出来参加展会,可能已经不够了。
“每年都要来两次”
茶博会上吸引人群最多的,往往不是茶叶,而是茶周边。
大家买完茶,基本都会去看看茶周边产品,如茶具、服饰、摆件、文创等等。
毕竟对于普通人来说,茶叶是消费品,每年真正需要的就那些,多买也是浪费,而有趣、新奇的茶具、摆件、文玩,更像藏品和耐用品,多买不会有负罪感。
一位外地茶具展商聊天时透露,“每年都会来两次”,“懂的人肯花钱”。
行内人都知道,爱茶人,尤其是年轻人,大多数是从买这些茶周边开始,成为忠实茶友的。
这届茶博会,年轻人显得比以前多。
苏州,既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一个重要发源地,也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千万级人口经济强市,茶消费市场的潜在规模足够大,行业变化也是逐年可见。
这次茶博会的入口处,有一个“茶马古道”特展在做品牌招商。苏州的茶爱好者,很快会发现有一个新的茶城可以去品茶购茶。
展会“缩小”了,行业和市场,其实更大了。
图:苏茶网
“
姑苏台榭倚苍霭,太湖山水含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