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世界一個白眼又如何。
如果世界给了你一个耳光,你会如何
如果生命遭遇痛苦不公,你又会如何
-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
印度诗人泰戈尔如此回答
即便面对苦痛,依然高歌
依旧以善来回复遭遇的恶
这是追求真善美的诗人给的回答
心性耿介的画家却不以为然
- 如果世界不公平
- 给它一个白眼又如何
八大山人用画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遭遇痛苦,面对世界的不公对待,
见识到诸多的恶,
似乎遗忘、掩盖、或是以美好的善来回应,
这才是我们熟悉的人间正道。
呐喊,彷徨,或是对抗,则是异类,
而八大山人,偏偏是这异类中的异类。
▲靳尚谊 布面油画《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为何许人?
八大山人不是八个人,
而是一个姓朱的怪老头。
他有许多个名字,
最常见的还是朱耷。
大耳而耷,耷而为驴,
以大耳、以驴命名,
果真是一怪人!
▲山人画像《个山小像》,为八大山人好友黄安平所画
这怪人生于明末,长于清初,
为明末清初四大高僧画家之一,
原为皇族贵胄,是朱元璋的直系子孙。
本是含着金汤匙出身的翩翩贵公子,
打小人称神童,八岁吟诗,十一岁可画青绿山水,还可悬腕写米芾小楷,
十六岁偷偷参加科举便中秀才,
可以说本是“投胎的典范”,却在考中秀才的第二年,被命运狠狠摆了一道。
1644年,明朝崇祯十七年,也就是清朝顺治元年,满清入关,明朝灭亡。
风云际会的1644年,对于八大山人来说,也是一个命运的拐角。
在此前,他是尊贵的皇族后裔;
在此后,他是隐姓埋名的前朝余孽。
“命运将灾难降临给你的时候,是不会给你任何商量或是选择余地的。”
1644年的3月19日,明朝皇帝朱由检在万岁山上自缢身亡。明朝结束,清朝开始。
这也意味着朱耷的皇室贵胄的生活也到此结束。
在这场变故中,他的国家平白被夺,家平白被殃及拆散,父亲亡命途中,他自己也成了一个凄凄惨惨的和尚。
这时候的朱耷,也不过才19岁。世界对他,着实不公;他对世界,也着实不忿。
隐姓埋名地过了一段稍微安生的日子,
在顺治五年,妻子亡故,他奉母带弟“出家”。
来到南昌不远的奉新县耕香寺,剃发为僧,改名雪个。
二十四岁时,又更号个山和个山驴。
此后,将半辈子在寺庙道场消磨尽。
以为就此就能了却伤痕,却是意气难平,
无处发泄的朱耷,开始疯狂画画。
他的精神时好时不好,常常癫狂如疯。
画纸之上,满目旧山河,满纸都是泪。
如他自况:
- 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
- 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摹。
八大山人的名号为他晚年时候常用。
八大山人,上下连笔,形同哭之笑之,
极其切合八大国破家亡后悲凄又无力的心。
画为心声,画中一切都是心里的丘壑,
画中世界是他心中世界的最直接表达。
他痛恨这个世界,痛恨他遭受的苦难,
但他无力回击,无力抗争,
所以画了一群能以白眼相回的动物。
他俨然成了一个当时的表情包画家,
以一个个的白眼,回了世界一个清亮的耳光。
余秋雨说,八大山人的画里
有让天地为之一寒的白眼。
白眼,其实是一种极低成本的不苟且。
面对乱世不公,八大山人如是,
阮籍、鲁迅亦有如此白眼。
魏晋的阮籍,不屑与当世俗人为伍,便以白眼示之,
唯有见到如嵇康般的知己好友,阮籍才以青眼示之;
而民国的鲁迅,亦是常常“横眉冷对千夫指”。
白眼,在他们的世界里,
是向世界宣告的一种态度,
是将一身傲骨写在字间、画在纸上的奇妙语言。
所以在八大山人的画里,常见白眼。
有人称他为中国的梵高,
但如果梵高画里的世界是热烈肆意到极致的,
那八大山人笔下
便是一个孤傲冷峻到极点的世界。
一张素白画纸上,
一只半空孤鸟,
一条水底孤鱼,
一头山间野鹿,
一双了无生趣的鹅,
空白画纸之上,
它们的眼里有更多留白。
每一个都在肆无忌惮地翻着白眼。
它们在赤裸裸地表示一种孤傲的愤怒。
所以也有人说,
八大山人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他的画笔下有一支强大的队伍。
它们的武器,便是这一个个的白眼。
或许可以说,
是八大山人骨子里的贵族血液,
不容许他在另一个时代沉没下去。
若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八大的答案一定是肯定的。
即便王朝更迭,即便不为王族,
即便做一山野老僧,
他也从未丢失作为一个皇室子孙的气节。
虽身着布衣,他却始终保留有一颗贵族之心。
八大山人自号八大,
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也。
虽然带给他无限尊荣的明王朝已经不在,
他依然不容许世界轻贱自己,
他不与看不惯的世界捆绑前行,
不将自己的满腔愤恨掩埋起来,
即便是一条翻身无望的咸鱼,
在他的画中,依旧可以给世界一个白眼。
如若世间没有自由可言,
那就造出来一方自由天地。
无力抗争的时候,
至少还有表达愤怒的权利。
八大山人的画中世界,
便是这样一方天地。
《论语·为政》篇中,
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
义,宜也,就是指应该做的事。
见到应该做的事而不去做,
是为没有勇气。
勇于对世界翻一个白眼,
勇于为自己向世界发声,
勇于表达对不公的对抗,
或许亦是一种见义勇为。
来源:谁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