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今年推出的全手工茶,成本极高,所以我们的售价就高啦,这泡茶喝的是我们手工茶人的匠心及人文温度呀!“
——这是偶然间听见的一个茶老板和茶客说的话
接下来你想象下茶客脸上一脸的惊叹:“哇,全手工啊,那确实啊,那肯定也好喝呢,肯定比你这机器做出来的茶好喝吧…“
岩茶的制作过程中手工茶就真的能在各个方面都完胜机制茶吗?二者间,咱们到底该如何较理性地去看待呢?
今天咱们就来唠唠手工茶vs机制茶。
怎么区分手工茶和机制茶
机制茶跟手工茶容易分辨吗?
其实是挺难的,未精制前,单从颜色上来说,二者差距不是太大,无论是机制茶还是手工茶,关键还是要看青叶走水是否透,走水不透的茶色泽会更油亮一些,而走水到位的茶色泽偏乌润或呈宝色。
从茶形上来看,机制茶粗细相对分明,手工茶外形较匀整,完整的条形茶较多,当然这也是未精制前的状态,精制过后二者更难分辨。
手工茶的“小而精”
手工茶顾名思义就是手工制的茶,机制茶就是使用机器生产而制的茶。
目前的岩茶市场上,我们了解到,很多茶厂或茶企为了哄抬茶叶价格,会将机制茶说成是手工茶。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久而久之,很容易让消费者产生一个错误的认知:认为纯手工制的茶品质就一定要比机器茶好。
其实,如今市面上所宣称的纯手工制茶,大多是出于营销的目的。
实际上,现今的手工制茶大多并非纯粹手工,而是半机械化。
而机制茶也并非是完全流水线化的自动操作模式,很多环节还是需要人工干预的。
诚然,茶叶鲜叶采摘、萎调、做青、炒青、揉捻、初烘、挑拣、复焙、分装等环节中,手工多一些,或者机制多一些,都会影响到这批茶叶的品质。
茶叶采摘时,人工采摘虽然速度慢,人工成本高,但采摘标准能把握的更好。
机械化采制则基本上一个标准,往往连同一些粗制老叶,一扫而过,不利于后期精制。
在做青过程中,手工做青可以比机器做青在时间与青叶的转化上把握得更好、更直观,也更能体现“看青做青”的指导原则,更易出精品。
“看青做青”,一个经验丰富的制茶师傅往往将自己的对茶青发酵程度、炒锅温度控制与感知等经验手法融入到自己制作的这批茶中,从而达到对茶叶个性化的最佳把握。
这也是一个客观事实:其实在理想化的状态下,纯粹论质量而言,相同的青叶原料、相同的师傅采用手工制茶会比机制茶出好茶的概率高些,所以很多茶企在做顶级茶的时候会考虑手工制作,但是数量有限。
如上所说,手工茶的劣势也比较明显,就是它做不了多,起不了量。
手工制茶,对于制茶师的技艺有要求之外,对体力也是有很高要求的:好的精力和体力是做好茶的关键因素。
其次,手工制茶,对于制茶师制茶中每一个环节的技艺,都有比较高的要求。
#我的家乡在南平##茶生活##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