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的下峡水
明朝散文大家张大复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水十分,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茶十分,茶只八分耳。贫人不易致茶,尤难得水。”这段描述简单直白,历史上“茶性发于水”的精彩故事莫过于同属大明一代冯梦龙的白话文小说《警世通言》卷三记载的“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的故事了。
在《警世通言.卷三》有这一段精彩绝伦的描写:荆公(王安石)命堂候官两员,将水瓮抬进书房。荆公亲以衣袖拂拭,纸封打开。命童儿茶灶中煨火,用银铫汲水烹之。先取白定碗一只,投阳羡茶一撮于内。候汤如蟹眼、急取起倾入,其茶色半晌方见。荆公问:“此水何处取来?”东坡道:“巫峡。”荆公道:“是中峡了。”东坡道:“正是。”荆公笑道:“又来欺老夫了!此乃下峡之水,如何假名中峡?”东坡大惊,述土人之言“三峡相连,一般样水”,“晚学生误听了,实是取下峡之水!老太师何以辨之?”荆公道:“读书人...这瞿塘水性,出于《水经补注》。上峡水性太急,下峡太缓。惟中峡缓急相半。太医院宫乃明医,知老夫乃中脘变症,故用中峡水引经。此水烹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今见茶色半晌方见,故知是下峡。”
考究一下,东坡的下峡水为什么不激发茶性?王安石提到的《水经补注》说:“上峡水性太急,下峡太缓。惟中峡缓急相半”。内里的真实原因是三峡的三段水质是不同的,作为茶疗作用的用水既要有富含矿物质,同时也要富含氧,中峡水是医家建议的用水也应该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同时,必须承认古人用药顾及的五行相生相合的原则。在我们平时的泡茶实践中,对水的选择非常重要,通常矿泉水是适合泡茶,并激发茶性,但矿物质含量过高的反而未必好,反之,不含矿物质的纯净水和蒸馏水是不适合泡茶的,对茶质、茶香、口味等茶性的激发没有助益,这也就是古人认为的“茶性必发于水”的原因。
王安石和苏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