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一杯茶的最高赞誉,莫过于回甘生津,苦尽甘来。
但回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回甘是什么?
苦是茶的原味,古人称茶为“苦茶”是早已得到印证的,但人的本能味觉确是通过甜来获取愉悦感,以苦著称的茶为何会作为国饮千古流传?
其秘诀就在于回甘。
所谓回甘,顾名思义,就是由初尝的苦味,与之后喉咙返回的甜味共同作用形成的特定滋味。
茶入口舌,清甜微苦,在口腔回味绵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甜味逐渐超过苦味,最终以甜味结束,在一口茶的滋味间,展现十足的反差与对比,对味蕾带来神奇的冲击。
回甘也作为评判好茶的重要标准,回甘程度与持久性越强的茶,往往被认为品质越佳。
引起回甘物质有哪些?
茶中引起回甘的物质很多:
36%茶多酚
多酚类物质在茶鲜叶含量中占高达18%-36%,呈现苦味和涩味,茶多酚的含量与茶汤回甘强度有很大的关系。
4%黄酮
黄酮是茶多酚的一种。黄酮的味觉表现十分特殊,入口苦涩,一段时间后呈现自然甜味。食用生橄榄会有先苦后甜的现象也是因为黄酮。
4%氨基酸
氨基酸是构成茶叶鲜、爽的主要成分,含量约占总量1%-4%,春茶中氨基酸含量高于其他季节,因此春茶的鲜味和回甘都更为悠长。
3%有机酸
有机酸,在茶中约占总量的3%,且在制茶过程中含量还会增加。有机酸通过刺激唾液腺的分泌,让人感觉回甘生津。
3.5%糖类
绿茶中,多糖类占了总量的3.5%,它们名为糖却不甜,而是靠其一定的粘度在口腔滞留,通过唾液里的唾液淀粉酶催化成麦芽糖;
正是催化过程产生的时间差,造成了苦而后甜的回甘效应。
怎样辨别回甘?
我们不妨看看《茶叶感官审评术语》国标(GB/T14487-2008)中,关于回甘的表述:茶汤饮后在舌根和喉部有甜感,并有滋润的感觉。
从这个表述来看,回甘应该从口腔深处到喉头返回的甘甜感觉,并非入口即可感知的甘甜。
因此可以说,茶的回甘是好茶余韵的一种表象,是甜感和滋润感刺激下的一种综合表现。
在吞咽茶汤后,茶汤中甘冽而丰富的内含物赋予了口腔深处和喉部温暖的滋润感。
正是这细腻而顺滑的滋润感变化,在口腔甜感下,使得品饮者产生了喉头返回甘甜的感觉享受。
那么,我们可以怎样去理解一杯茶带来的回甘呢?
我们在喝下一口茶汤之后,如果舌面或舌底有津液缓缓释放,并伴有甜甜的口感,且持续长段时间也不减弱,便可以称为回甘持久了。
真正的好茶,就是能用鲜爽的滋味包裹住茶原本具有的苦涩,再将苦涩快速转化,在喉间酝酿片息,带来爽口的清甜。
在一口茶的滋味间,展现十足的层次变化和舒适感,对味蕾带来神奇的冲击。
相对于入口立刻表现出来的甜味,这种“苦尽甘来”的变化更富有戏剧性,也使茶更显内涵与底蕴。
茶,也正是这种丰富的品饮体验,充满了深厚的底蕴和耐人寻味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