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说】
相信你们都听说过一句话:
不要用你的业余时间,来挑战我吃饭的本领。
对这句话,八分认同就可以了,毕竟术业有专攻,大概率都是这样,但全信你就输了。
毕竟,牛人就是能跨界。
比如掌柜今天要讲述的就是一个跨界的牛人,一个业余的普洱茶商家。
防疫时执勤,隔离时学习,居家时喝茶
他是一个警察。
我们相识于疫情的第二年。
当时只是客人推荐认识,加了微信,点赞之交。
后来,我从同行朋友处,蹭了思茅的一个梅花熟小饼,喝完感觉难得的香醇软糯还稠滑,便发圈分享了一下。
刚好让他看见了,回复大赞这个茶之余,更是委托我给他找这个茶,有多少收多少。
从品牌上来看,老同志和思茅,都是我最优势的渠道,所以过不了几天,我就给他找到了两百来砖,马上寄版试仓。
物流信息显示收到货后,我便马上咨询他的品鉴感受。
他那时候正在执勤后的隔离期。
因为警察如果在隔离酒店执勤,执勤结束后是要有一段时间的隔离的,隔离结束后才能回家。
他说,已经叫家人把这个梅花小饼撬开醒茶,正好过两天结束隔离后试茶。
他醒茶的隔间
后面果然试了茶,仓储满意,整批要走了。
因为我当时卖得特别便宜,就按行价卖了这批货。
所谓行价,一般是溢价10%到20%,量大倒是可以赚点小钱的。
后来听介绍他给我的客人说起,说人家觉得我也太实在了,这种优质难寻的老茶,怎么能按正常批发溢价来算呢,难听点叫不够懂行,这可是王霞在思茅古普洱茶厂做的最后一批优质熟茶,声名在外的梅花熟啊。
结果他果然按几倍的价格零售了这批茶,这是后话。
深厚的品鉴能力,背后是成山的茶样
他的茶样的一角
这次交易开始,我们有了比较频繁的互动,让我对他超高的品鉴水平、清晰的思路和快速的行动力叹服。
慢慢我才知道,原来他业余时间都用在喝普洱茶上,喝而优则商,后面就业余卖一下茶了。
他一般在居家期间试茶。执勤期间则让家人代收茶样,并提前醒茶。特别是收到整片的茶叶,赶紧撬开来醒茶。
执勤完成后的隔离期,他大量看资料,图册,并购买各种茶样,也少量试茶。如此环环相扣,真是时间管理的榜样。
就是基于这样大量的学习和实践下,他的品鉴水平,是非常好的。
看看他对2022年大益7542的评价
今年的7542保持了这几年的水准,花蜜香明显,叶底的香气浓郁,有鲜甜感, 杯香表现一般,但是喝起来花蜜香跟茶汤的融合性比较好,有较佳的留存,生津回甘都比较明显。
前几泡跟2021的7542一样,苦轻涩重, 前两泡入口的茶味浓足,喝起来有一定的冲击力……耐泡度不错,到第9泡才开始有稍许的断水感,昨天喝21的耐泡度没有这么好。
叶底看,春料比例依旧不高,新老拼配明显,条索揉捻偏轻,这也是滋味稍偏淡的原因之一,后期可能需要滋味与香气的转化来弥补。
虽然价格下降,但目前看性价比还是不高。
不管你是不是认同他的评价,字里行间很见功力,从茶的香气、滋味、外形和叶底都详细评价了,可见认真程度。
正是在这样大量的不惜成本的购买茶样,以及认真的品鉴对比下,他的品鉴功夫我已经自愧不如了。
准确定位产品的能力,业余的身份专业的眼光
他曾经给我推荐过一款茶,让我赚了不少钱。
刚开始我是固守着一个选茶标准,就像我今年5月的一篇文章说的,就是
没有刺激的普洱茶才是最好的,纯净醇厚,香随汤走入心脾!
今天我依然坚持这种看法,但不代表我不卖其他茶,主要也是因他而改变的。
他选茶的标准很简单,就是对标大益,要寻找口感能匹敌大益高端茶,而价格又极有优势的茶,然后卖给喝大益茶的这批人。
能喝大益的,必然有高消费能力。
他给我推荐的其中一款茶,就是春海的05勐海孔雀。
这个茶是不是真正的05年,是不是有厂家“默认”的05年,这个对定位消耗,定位口感取胜的茶来说,完全不重要。
反正这个茶就是只有一批的。三年时间,从一百多涨到三四百一片(到我手上),我不是一开始入场的,是两百多点开始入场的,然后果然如他所言,喝大益的客人九成都喜欢,甚至喝福今、金大福的客人,也喜欢。
这批茶我确实赚了点钱,他更早入场,就赚得更多了。
除了这批茶,后来他还陆续介绍了好几款茶给我,无一例外,都很受同样一批客人喜欢。
这么一估算,他做茶月入过万也是保守估计了。
他待我是诚挚的,因为我既不从他手上进茶,跟他也没有利益分成。
甚至,我们不在同一个省份,也没见过。
一个奇人。
掌柜文章皆为原创
原创不易,若您觉得文章于您有所裨益,请不吝关注,给掌柜一个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