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篇《话说福建:世界看中国,中国看福建,福建这么多人都从哪儿来?》
有读者说我地域黑,其实我真是超级稀饭大福(hu)建了,想我一枚火辣辣的重庆妹子再从毕业就跑到福建工作了这么多年,确切无疑是真爱了,上篇限于篇幅,在整理资料上选择用重点来大致讲述了一下关于福建人的人口变迁,本篇主讲一下“福建话”。
这里就不得不吐槽一下现代的穿越剧了,实际上古代的官话在不同的时候用的语言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讲的普通话实际上是清朝的官方语言,至于秦汉唐宋这些朝代的官话就各种各样了,这些妹纸或者帅哥穿越到古代语言都不通,还横霸于宫廷之间我也是呵呵哒(鉴于影视艺术需要,就不详细吐槽了)。
黎叔说“闽南话”在古时候应是唐朝的官方语言,叫“唐音”,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唐诗用闽南话念出来会格外有韵味的原因之一。
福建各地方言确实保留了一些地地道道的古汉语说法,如普遍将“锅”称作“鼎”,“筷子”称作“箸”等,甚至有些闽南话表示应答还用“诺”,古雅得让人惊诧。
但是保留古词和保留古音是两码事,何况所有方言大部分词汇也是继承于古汉语,顶多有量的不同,并无质的区别。
要想知道福建话是不是中原古音,那首先得弄明白所谓中原古音是什么东西。
隋文帝开皇初年,陆法言与刘臻、萧该、颜之推等八人讨论音韵。
二十多年后的公元601年,陆法言编成《切韵》。
《切韵》随后广泛流行,成为韵书典范,其所记载的语音系统成为中古汉语的代表。
这个语音系统比起现代汉语任何一种方言都要庞大得多,共有37个声母、160余韵母、4个声调(相较而言普通话共有21个声母、39个韵母、4个声调)。
《切韵》音的重要性在于现代汉语绝大部分方言中的语音对立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源头。
如普通话的平翘舌之分反映切韵音中精组声母和知庄章三组声母的对立,广州话的六个辅音韵尾基本完全继承了《切韵》的辅音韵尾系统。
在这个层面上看,切韵音可被认为是现代汉语各方言的共同祖先。
福建方言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其中的一些现象并不能在切韵音系里面得到解释,而是可追溯到上古时代。
中古汉语及现代能分-m -n -ng 韵尾的所有其他方言都收-ng,正是反映了这个字在上古汉语中的读法。
成书于东汉末年的《释名》中描述了一个“风”字的同类现象:“克豫司冀横口合唇言之,风,泛也,其气博泛而动物也;青徐言‘风’椒口开唇推气言之,风,放也,气放散也。”
则说明这种变化在东汉末年从现在的山东一带开始扩散,中原尚且是-m。
而到了《切韵》,新读法已经渐入中原,彻底取代了旧音,只有地处偏远的福建还保留了老读法。
不过,虽然福建方言相对其他方言有更多上古音的痕迹,但这并不代表福建方言就真是地地道道的古音。而文化学者所谓的 h- f- 不分,n- l- 不分是上古遗迹更是无稽之谈。
事实上,闽语在历史上曾多次接受了中原汉语的冲刷。
中原的f-本来自于上古到中古早期的 p- ph- b- 声母,即所谓“古无轻唇音”。
这点在福建方言中尚有不少遗存,如“芳”闽南话为 phang,“饭”潮州话为 pung(汕头腔)。
唐朝以后,福建诸方言引入已经产生的 f- 的中原汉语以供读书之用,形成了所谓“文读”。
但是闽人发 f- 有困难,于是就用已有的声母中和 f- 最接近的 h- 代替以蒙混过关,实际和现代福建人把福建说成 hu 建是一回事。
至于n、l 之分,则更是古已有之,而且早期的福建话也必然是能分的。
虽然现今闽南本土n、l 完全混乱,但是早先迁出的潮州话、海南话逃过了这一劫,它们都可以一定程度上区分这两个声母。
而福州话n、l 混淆更是近几十年的事,至今不少福州老人都可以完整地区分这两个声母。
古汉语如果古到只有几十年光景,那现今在世的老人恐怕得是活木乃伊了。
此文仅为大家介绍关于武夷山的茶、盏与山水、文化和历史,文总结自前人,多为编整,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烦请关注【武夷岩茶课堂】,你想知道的告诉我,凡我所知,知无不言,我所不知,查尽资料,为你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