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云南名山古寨毛料价格呈上涨趋势,特别是在今年,上涨幅度更是让众多消费者直呼“喝不起”,前几年兴起的古纯品牌更是处在于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
毕竟喝古树纯料的是少数高端消费者,如今茶山行火爆,茶客纷纷上山体验、收茶、瞻仰茶王树,以至于茶农直接占据话语权,茶客购买的毕竟只是少量茶叶,自然不在乎这几斤茶叶多加钱,但架不住上山的茶客多啊,于是乎,名山古寨毛料价格疯涨了起来。一面是受众人群流失,一面是原料涨价,这让古纯品牌看不到出路。
古树纯料是有市场的,但企业不应该将全部精力投往此处。企业的主力输出应该是以拼配为主的茶,拼配一方面能够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另一方面能够保证产品口感的统一,大益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说到这里,客官们可不要认为拼配茶=廉价茶。相反,一些拼配茶有着高昂的价格,并且还受到市场的热捧,例如我们经常听到的印级茶、号级茶。而且按照收藏价值上来看,拼配茶是成功且经过历史印证的,比如说我们耳熟能详的88青、大白菜等等明星产品。
因古纯品牌打响的警钟,使得传统普洱品牌更加注重拼配工艺以及原料的选择,同时对价格方面严加把控、在产品上不断进行创新。但从名山头茶突然转向拼配茶,有些突兀,消费者们可能一下子也接受不了,这就需要过渡一下,这便出现了一些去山头化的产品。例如云南白药的醉春秋系列,祥源的易武小产区概念,合和昌的易武系列和润系列,润元昌的班章五寨概念茶,中粮中茶的冰岛五寨等等在市场上广受热捧的茶品,就是从名山头转向去山头化的过渡产品。
今年的广州春季茶博会上,老班章、刮风寨、薄荷塘、冰岛等耳熟能详的“名山茶”更多集中在杂牌大排档展区,而品牌茶企的特装展区除了个别无法摆脱老班章等名山茶路径依赖的厂商外,更多茶企展出重心已转向熟茶、高端拼配、中期茶领域。往年炙手可热的“古树茶”概念,也已从核心展区悄然淡出。参展茶企在技术、资源储备等核心竞争力层面秀肌肉,有意规避原料成本过高、同质化竞争加剧问题,普洱茶企“去山头化”趋势昭然若揭。
部分资料来源:普洱茶吧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