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永乐禅寺石刻:大红袍祖庭
【岩茶之美】第1篇:出道即高峰,红了两千年。
一、汉代:一问世就是贡品
武夷茶的问世,最早是在汉代。汉武帝(前156-前87)时,朝廷就知道武夷山产茶,而且知道武夷茶非常好喝,于是就把武夷茶纳为了贡品。
北宋的苏轼曾经写了一篇文章,叫做《叶嘉传》。在《叶嘉传》中,苏轼把武夷茶取名为“叶嘉”,寓意是“叶子嘉美”。以拟人的手法歌颂武夷茶,并描写了汉武帝纳贡和品饮武夷茶的场景。
有些人努力一辈子,也还是默默无闻;而有些人,一出道就是高峰,名满天下。
武夷茶在汉代一问世,就成为了进献给皇帝的贡品,真的是不服不行啊。
摩崖石刻:岩韵
二、唐代:获封“晚甘侯”
唐代的武夷山已颇有知名度,唐玄宗就曾经派人封武夷山为“名山大川”。要知道,那时候的名山大川不是随便叫的,要皇帝封才可以。
唐大中四年(850)前后,武夷山被列为道教36洞天之“第十六升真元化洞天”。在此前后,佛教也在武夷山建寺参禅,并与道教和睦相处。因此武夷山名声日高,不仅得到朝廷的重视,而且渐渐引来文人墨客、佛道信众前来游览、修行。
唐朝时候,有一个负责给全国各地绘制地图的官员叫孙樵。他来到武夷山喝了武夷茶后,深深感到武夷茶的优异和珍贵,因此就送了一些给尊贵的焦刑部,并附了一封短信说:
“晚甘侯15人,遣侍斋阁。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慎勿贱用之!”。这封短信后世名为《送茶与焦刑部书》。信中,孙樵把武夷茶拟人化为尊贵的“晚甘侯”,把回甘持久、滋味醇厚,喻为保持晚节的的清官。
另外,唐朝的徐夤,写了一首叫做《尚书惠蜡面茶》的诗,开头两句是: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这首诗是关于武夷茶最早的茶诗,至今已经1100多年了。它对于后人考证唐代茶史起了重要的作用。
武夷岩茶鲜叶
三、宋代:溪边奇茗冠天下
宋代的武夷山已为朝廷所重视,因此到武夷山来游历隐居的文人墨客、达官显贵与日增多。
特别是南宋以后,游人更是纷至沓来,游山品茗。其中包括范仲淹、苏轼、朱熹、白玉蟾、欧阳修、曾巩、黄庭坚等等,这些文化名人都留下了咏记武夷茶的诗文。
宋朝的政治家范仲淹,在《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写到: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这说明当时的武夷茶,已经是雄冠天下了。
四、元代:兴建“御茶园”
元代蒙古人入关建都,朝廷与地方政府设立了繁重的税赋,搜集民间名产。当得到武夷茶后,自然将之列为纳贡之品。
1279年,一个叫高兴的官员,在武夷山监制“石乳”茶(武夷茶名)数斤,于当年秋天献给皇帝忽必烈,得到皇帝的赏识。
1302年,高兴的儿子高久住派人在武夷山九曲溪四曲南岸,也就是今天的武夷山茶叶研究所所在地,新建“皇家御茶园”,专门制作贡茶。
御茶园布局恢宏,当时住有厂工250户,采制贡茶360斤,制龙凤饼茶5000饼入贡,后又逐渐增长,到1368年增至960斤。
武夷山御茶园存在了255年,至明朝的嘉靖36年才废止。现今,在御茶园的遗址上,建有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还有茶工居住,生产制作岩茶。
碧水丹山
五、明代:茶中状元大红袍
到了明代,随着开国皇帝朱元璋“罢龙团、改制散茶”诏令的逐步实施,武夷茶逐渐由蒸青团饼茶改为散茶制法,后改进为炒青绿茶,武夷茶的品质和产量得到很大提高。
根据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的资料记载,公元1385年,也就是朱元璋当皇帝的第18个年头,有一个举人丁显去南京赶考,路过武夷山的时候得了重病,恰巧被当时天心禅寺的和尚师父发现了。
这个和尚师父大发慈悲,用当地一株茶树的树叶做药引,配合着其他的中药,把丁显的病治好了。于是丁显得以继续进京赶考,并且中了头名状元,得到了皇帝御赐的状元红袍。
丁显为了报答佛恩,也为了报答茶树的救命之恩,专程回到了武夷山,把自己的状元红袍,披到了救他命的茶树上。
当时有很多百姓来看热闹,在阳光的照射下,状元红袍鲜艳夺目。有的老百姓就建议,以后干脆把这株茶树就叫做“大红袍”吧,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响应。于是这株茶树产的茶叶就被称作了“大红袍”。
这时候,“大红袍”这个名字还只是在当地的民间流传。到了1416年,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当皇帝的时候,也就是永乐皇帝,他听说这个茶特别的好喝,就让当地的官员进贡,品尝后觉得名不虚传,于是就亲自下圣旨,皇封这株茶为“大红袍”。
于是,大红袍之名传遍天下,开始被尊称为“茶中状元”。同时封天心禅寺为“天心永乐禅寺”。如果您有机会去武夷山旅游,来到天心永乐禅寺,还可以看到由著名的茶界泰斗张天福题写的“大红袍祖庭”石碑。
制作乌龙茶的炭焙工艺
六、清代:就中武夷品最佳。
康熙三十年,也就是1691年,闽南同安布衣释超全,在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出家为僧。在他所作的《武夷茶歌》中,写到武夷茶的制作是先炒后焙,已经明显不同于以前武夷茶的做法。
这种制茶工艺就是今天乌龙茶制作工艺的开端。
这就是说,只有到了17世纪末期,清朝康熙30年以后,才正式出现了乌龙茶制作工艺。
同时,做为乌龙茶的武夷岩茶也才正式出现。而在此之前,包括汉、唐、宋、元、明各个朝代的武夷茶,都还只是绿茶。
清朝的乾隆皇帝特别爱喝茶,和宋徽宗并称为中国历史上最懂茶的两个皇帝。
在一个冬天的晚上,乾隆皇帝把天下进贡的好茶品了个遍,最后得出结论:武夷岩茶天下第一。
为了这件事,乾隆皇帝还专门写了一首《冬夜烹茶》诗,其中写道,“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
乾隆爱喝茶、会喝茶,而且有机会喝到全天下所有的好茶。他明确称赞武夷岩茶天下第一,更进一步奠定了岩茶“茶中状元”和“茶中之王”的地位。
武夷岩茶的茶园
七、新中国:“半壁江山”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后,武夷岩茶的地位仍然傲视群茶。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这可是中国外交中极为重要的大事件。
在互送礼物的环节中,周总理送给了尼克松四两“大红袍”茶,并告诉他,大红袍每年只产八两,送给他的可是“半壁江山”啊。
中国的名茶有很多种,在这样重要的场合,武夷岩茶被当做国礼赠送贵宾,其“江湖”地位可见一斑。
八、当代:传奇仍在继续
1999年,武夷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国四个“双遗产地”之一。另外三个是黄山、泰山、峨嵋山。
2006年,武夷岩茶制作工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6年,武夷山被选定为“国家公园”。
两个世界级遗产,两个国家级认定。
绝佳的自然环境、深厚的人文积淀、独特的制作工艺。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武夷岩茶,在当代继续书写着“茶中状元”的传奇。
总结
通过上面对岩茶历史的梳理,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文化条件,以及独特的制作艺,武夷岩茶出道即高峰,红了两千年,是当之无愧的“茶中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