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放晴(大约11月10日),
想起金刚园,线索主要是想着一些大曼撒片区的事,
起因是一小时前,走了一圈,看一朋友买了个新 越野车,白,有气势,他说,明年,他要去弯弓一带做茶了,
我说,你早该去了,
开始做茶的几年,我卖过他的比较多的现货成品,他们有一些老茶。
不过,最近五年,反而越像一条平行线,主要是,我只做我自己的产品了。
他前几年折腾布朗山,折腾电商,今年上半年又折腾电商,折腾了直播,又出钱涮单又请了几个小伙子搞,8月之后全停了。
他老婆是西双版纳人,他老婆的亲戚团很有实力,在勐海有个比较大的茶厂,昆明做茶的亲戚也较多。
他昆明人,,长得白白净净戴个金丝眼镜, 他说,他还是读书少了,只读到初中,他自己说的,这个没办法。
他以前总说,他们厂什么货都有,在很多名寨都有自己的初制所,让我跟他合作,还请我吃过饭。要么和他们一起做电商,要么是合作原料。
但他一直没明白我的意思,我说,你们厂是你们厂,你们厂再大和我没有关系,除非是你自己手上有质量把握的货,我只认你。
前几年,他总没转过弯来,总沉浸在他们厂什么都有的思维中,
今年,不知什么原因,终于明白了一点,说,确实,厂再大再是亲戚,终究是别人的,
喝起金刚园。
昨天泡了孔明山,今天喝起金刚园有点没反应过来。
昨天的小叶种的味道开始冲泡时更加充溢,
而这个是大叶种,味道出来得没那么快。
洗茶,茶底是古曼撒偏墨绿的高山大叶种古六山的山野风格,这是有点东西的茶。
三泡左右,茶汤厚实感来了,并伴有回甘和生津感,
茶汤中有特殊的野韵香,香气浓且较沉,不是花香型的风格了,
五泡,茶汤继续厚实,浓烈的味道,苦底感和微涩,构成了立体的风味。
这个时候,想到了大叶种茶的特点上来,春茶大叶种,经泡,茶质如云卷云舒 慢慢分层
展开,味道也慢慢析出,
七八泡,味道继续强劲。想到滋味浓重,内含物丰富。
接着两天刚好从孔明山喝到金刚园。标准小叶种到大叶种的跨度,口感从香到汤水到苦涩的构成,到茶味道细节的出场顺序有很多不同。
个人其实对大叶种和小叶种问题,没有特定的喜好。
共同点:古六山的甜是主题,他们都有气韵是主题。汤香安慰人心,但古六山的厚重深在其中,
这两地的直线古六山的距离其实很近。
但从一处到另一处,开车要半天时间,
金刚园,大臻老顾客其实知道,这是我自己取的茶园名,是弯弓某个小微的地方名。
是2020年才出的产品,但,茶多年前就感觉很好,当时在茶园里捡了一些果实,直到多年后的今天开春,重新翻看以前的相片,才想起来,这个是金刚果的果实。
相信缘灭缘起吧,多年前没有能力做这个产品,现在则可以做成一个自己的小产品。
金刚园销售过两个产品,一个是散的,一个是200克的,都有些销售,价不高也不低,都算不温不火。不过,做得少,没有压力,也快要销售完了。
环顾古六山,远看似乎美好,其实身在其中,再牛的茶人也只如动物行走黑暗森林般残酷,价格一山比一山高,没有永远相同的线路,按照自己的能力和节奏就好。
放低资态,慢慢向前吧。
这个时间,刚好,下午的四点的昆明的阳光刚好到达桌面,应个景吧:云开雾散见佛陀。好运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