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六大茶山蛮砖山,位于六大茶山中南部,面积约300平方千米,东接易武,北连倚邦,西与革登和莽枝茶山相邻。
居于古六大茶山的中央,现在遗留下来的、其茶树围超过100厘米古茶树还有很多。包括曼庄、曼林、曼迁三个寨子,
傣族认为“蛮砖”是“曼庄”的古称,傣语的意思是“大寨子中心的村子”。曼庄村是过去土司头人们经常聚集开会,商议事务的地方。
历史上蛮专茶主要卖给易武茶号加工。从磨者河边到曼林山顶六十里路沟沟壑壑都是茶。
曼庄、曼林、曼迁、八总寨过去都是大茶村,各村产茶都在2000担以上。
曼林的古茶园目前在勐腊县境内的五个茶山中保存得最好,有1000多亩成片的古茶园,其茶树树围大多在100厘米以上。
蛮砖山茶园虽多但茶号少,清末民初易武的茶号都到蛮砖茶山买原料,蛮砖茶农说:“易武七子饼一半是蛮砖茶。”蛮砖茶山有两个有名的大寨,一个是曼林寨,一个是曼庄村。曼林寨是蛮砖茶山茶园最多的寨,曼庄村是蛮砖茶山的中心大寨和人口最多的村。
曼庄村是个史书中成为蛮砖,崇拜诸葛亮的茶山人说,诸葛亮当年来六大茶山时在曼庄埋下一个铁砖,于是这里称为埋砖,后又演绎为蛮砖;另一个说法为傣语中曼庄意为大寨子中心之村,因曼庄过去是土司头人们经常聚焦末会商议解决各种事务的地方,故称曼庄。
蛮砖茶山地形气候环境特殊,位于高纬度、高海拔的地理位置,并且区域性差异明显,垂直变化十分显著;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雨量充沛、旱雨季分明,降雨量北少南多,分布不均。这样的条件下,加上部分茶种与生长形态不同,同其他古茶山相比较而言,蛮砖茶山茶叶茶质有着明显的不同特点。
蛮砖茶山位于倚邦、革登、曼撒、易武四大茶山之间,居六大茶山中央,是沿茶马古道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曼砖茶山古茶树古茶园在海拔565-1540米之间都有分布。
现今曼砖古茶山仍保存有2930亩古茶园,古茶树大都生长在茂密的森林中。茶树品种较杂,以云南大叶种为主,还有当地人称之为“柳叶茶”的小叶种,约占古茶园总面积的1/4。这里的古茶树大叶种茶,芽叶肥厚、大茸毛多、持嫩性强,茶叶香高持久、滋味浓重,内含物丰富,为制作普洱茶的上好原材料。古茶树长势较好,密度较高,茶叶单产较高。有一株较大的古茶树,树型小乔木,树高3.9米,基干围粗1米,树冠直径3米,属普洱茶种,树龄300年左右。
清朝阮福《普洱茶记》中记载:“普洱茶名遍。味最酽,京师尤重之。福来滇,稽之《云南通志》,亦未得其详,但云产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曼撒六茶山,而倚邦、蛮砖者味最胜。”
曼迁山头茶
从易武镇往象明乡走,进入蛮砖茶山的第一个茶园曼迁古茶园,曼迁古茶园在象仑公路左侧的山坡下,茶树与杂木林伴生,有部分被矮化过。
茶树有部分为中叶种,茶的苦涩味略重,但转化比较快,冷杯香较强、回甘较为强劲、汤色偏青黄、较耐冲泡。
为了保护古茶园,曼迁村已迁至茶园前方约3千米右侧的山坡上,古茶园周边已无人居住。
曼庄山头茶
从曼迁古茶园沿象仑公路继续前行约10千米;左侧便可见曼庄小组。小组有农户32户。该寨的山洼里有一茶园,当地人称为荔枝园,分属于4户人家,面积约100亩,年产毛茶约2吨。茶园伴生林木茂盛,茶树粗壮,茶地里长满不知名的野花和青草。
茶园里有一株巨大的荔枝树,树围4.8米,高约20米,据丰林伟说此树属于丰家,过去每年收成的时候整个寨子都会来帮忙采摘,然后各户平均分享。
该茶园的茶条索比较肥壮,茶气较强,苦涩味重于曼迁山头茶,但转化后口腔的甜度及喉韵更深,比较适合喜欢茶汤“有力”的茶客。其他农户的茶园分散在周边的山坡上。
曼林山头茶
曼林村有10个小组,分别是高山、曼赛1组、曼赛2组、曼底、保甸、曼配、臭水河、小曼乃、长林冈、曼林。
10个小组中只有曼林小组有成片的古茶园,茶园位于村小组篮球场后垭口两边的山坡上,茶园海拔1300~1400米。曼林高山小组三叉箐的国有林中有很多自然生长的野放型古茶树,生态环境非常好。
曼林古茶园的茶树是目前为止我考察过的古六大茶山中保存得最好的,大约有上千亩,茶树密度较高,株距1~4米,树龄多数在300年左右,树围大多在100厘米以上,高3~4米。伴生林非常茂盛,而且大部分未被矮化,自然生长着。
蛮砖的普洱茶相较于其他古六大茶山,茶箐色泽较深,汤色橙黄,舌面与上颚中后段口感厚质香滑,舌面微苦,回甘强烈。
香气沉郁,不如曼撒易武香扬;口感清甜甘润,带冰糖香,饱满香滑、舌面微苦。
蛮砖茶水质的滑爽是其他茶区的茶难以相比的,喉韵深沉而细腻舒畅是其最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