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宋朝人是怎么采茶,老桑最近茶叶了很多资料。
今天做了系统梳理,分享给大家,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点。
首先我们来看看当时繁盛一时的宋朝,斗茶活动最为空前繁荣时,他们是怎么采茶的。
第一是对时令气候的要求很高。宋朝人采茶很是看气候的,要求也很高,是要求在“阴不至于冻、晴不至于喧”的初春“薄寒气候”。
第二是对采茶当日时刻的要求。宋朝人采茶对时间要求也很严格。一定要在日出之前的清晨:“采茶之法须是侵晨,不可见日。晨则夜露未晞,茶芽肥润;见日则为阳气所薄,使芽之膏腴内耗,至受水而不鲜明。
第三是“凡断芽必以甲,不以指”,因为“以甲则速断不柔(揉),以指则多温易损”,又“虑汗气熏渍,茶不鲜洁”,即不要让茶叶在采摘过程中受到物理损害和汗渍污染,以保持其鲜洁度。
可见宋朝人对采茶要求是看天、看时、也讲究对自然的尊重。一点物理的算坏和污染都不允许的。我喜欢茶的原因或许也来自茶是大自然的恩赐。
一棵茶树紧挨着一棵,它们被我们爱茶人痴迷着,但我们都不知道,其实茶树它们都羡慕着平凡。
它们被大自然托举着,被大自然润泽着,它们默默托举着自己的寂寞。
我们有时候享受一杯茶的快乐时,它却簇拥着一片片的孤单、
我们再来看看宋朝人是怎么拣茶?宋朝人拣茶也别有一番讲究的。
拣茶,即对摘下的鲜叶进行分拣,主要是要择出对造茶之色味有损害的白合、乌蒂及盗叶,到南宋中期,又需要拣择掉紫色的茶叶。所谓白合,是“一鹰爪之芽,有两小叶抱而生者”;盗叶乃“断条叶之抱生而白者”;乌蒂则是“茶之蒂头”,“既撷则有乌蒂”。白合、盗叶会使茶汤味道涩淡,乌蒂、紫叶则会损害茶汤的颜色。
拣茶的工序,最后发展成为对用以制造茶饼的茶叶原料品质的等级区分。
最高等级的茶叶原料称“斗品”“亚斗”,是茶芽细小如雀舌谷粒者,又一说是指白茶。
白茶天然生成,因其之白与斗茶以白色为上的观念恰巧吻合,加上白茶树绝少,故在徽宗时及其后被奉为最上品。
其次为经过拣择的茶叶,号“拣芽”,再次为一般茶叶,称“茶芽”。随着贡茶制作的日益精致,“拣芽”之内又分三品,倒而叙之依次为:芽、小芽、水芽。
中芽是已长成一旗一枪的芽叶;小芽指细小得像鹰一样的芽叶;水芽则是剔取小芽中心的一线细芽,“将已拣熟芽再剔只取其心一缕,用珍器贮清泉之,光明莹洁,若银线然”。
从此,茶叶原料的等级又决定了所制成的茶饼的等级,而水芽细嫩度不可逾越的隔峰。
拣过的茶叶再三洗濯干净之后,就进行蒸茶。
宋人特别讲究蒸茶的火候,既不能蒸不熟,也不能蒸得太熟,因为不熟与过熟都会影响点试时茶汤的颜色。
研茶工序,是将叶状茶叶经过加水研磨反复加工变成粉末状,所以称之为“研膏”。加水,研磨至水干,称为“一水”,然后再加水,再研磨至干。
因为对于宋茶来说,茶末越细,品质就越高,点试时效果就越好,所以宋代北苑官焙,研茶要求极高,其所费的工时,是制成茶叶品质的重要参数之一。
贡茶第一纲“龙团胜雪”与白茶的研茶工序都是“十六水”,其余各纲次贡茶的研茶工序都是“十二水”。造茶,即将研好的茶粉人棬模制造茶饼,棬模有以铜、竹、银制者,棬模的样式比较丰富多样,有圆、有方、有花,贡茶所用大多数棬模都刻有龙凤图案。
焙茶,又称“过黄”,宋人焙茶非常注重所用焙火的材料与火候,认为焙茶最好是用炭火,因其火力通彻,又无火焰,而没有火焰就不会有烟,更不会因烟气而侵损茶味。
此外,北苑贡茶的焙茶工序亦极讲究工时,因为“焙数则首面干而香减,失焙则杂色剥而味散”。
只是焙火之数不像研茶水数一样与成品茶的品质成正比,因为焙火数的多寡,要看茶饼自身的厚薄,茶饼“跨之厚者,有十火至于十五火;跨之薄者,亦八火至于六火”,待焙火之“火数既足,然后过汤上出色。出色之后,当置之密室,急以扇扇之,则色泽自然光莹矣”。
由以上可以看到,宋代上品茶的加工,人、财、物力投入巨大,其工艺的附加值比较大,这些都在宋代上品茶的观念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而以北苑茶为首的建茶的一些主要特点,成为此后中国茶业、茶文化的基本原则。
首先是采摘时间,越早越好;其次是采摘芽叶,越嫩越好。
这些到后来发展成为通过采摘时间和原料等级来确定茶叶成品的等级。
建茶的另一个特色,是基于地理环境与茶树品种差异的成品茶差异化。
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茶叶品质的差异,正如宋子安在其《东溪试茶录》中所言:“北苑西距建安之洞溪二十里面近,东至东宫百里而遥。过洄溪,逾东宫,则仅能成饼耳。独北苑连属诸山者最胜。北苑前枕溪流,北涉数里,茶皆气介然,色浊,味尤薄恶,况其远者乎?亦犹橘过淮为枳也。
由此可见,宋朝人对制茶每一道工序都极其讲究,那时候他们都遵循一个特点,合乎天、合乎地,合乎理。
茶成为世界第二大饮品,浸染着是人类喜欢的坚持,是茶树在生长时耐心等待一次信任握手。
即使在我们手里渐次的弯曲,卷曲,也要再一次在你的呼唤中,惊艳人生最后的精彩。
我相信,老桑的念念不忘,您必有回响。
孤独的时候,我们不如吃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