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代以前中国各地的语言、文字还不统一。
茶的名称也众说纷坛,茶字演变和形成也在历朝历代中改变。
01
"荼"是中唐前茶的主要称谓
在古代的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
相传“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荼”( tú )即为现在“茶”字的异体字。
但“荼”在指代茶的同时,又有其它的含义。
《尔雅·释草第十三》:"荼,苦菜"。
东汉郑玄《周官》注云:"荼,茅秀",
荼何时被用来借指茶?
西汉王褒《僮约》中有"烹荼尽具"、"武阳买荼",一般认为这里的"荼"指茶。
这是我国也是全世界最早的关于买茶的记载。
因为,如果是田野里常见的普通苦菜,就没有必要到很远的外地武阳去买。
王褒《僮约》定于西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荼借指茶当在公元前59年之前。
陆羽在《茶经》"七之事"章,辑录了中唐以前几乎全部的茶资料。
经统计,荼(含苦荼)25则,荼茗3则,荼荈4则,茗11则,槚2则,荈诧3则,蔎1则。
荼、苦荼、荼茗、荼荈共32则,约占总茶事的70%。
由此看来,荼是中唐以前对茶的最主要称谓。
02
茶的其它称谓
槚
《说文解字 》:"槚(jiǎ),楸也,从木、贾声。"而贾有"假"、"古"两种读音,"古"与"茶"、"苦茶"的发音比较接近,因茶为木本而非草本,遂用槚来借指茶。
但以槚字指代茶并不常见,仅《尔雅》和南朝宋人王微《杂诗》这两处出现了这种指代含义。
茗
晋张华注《神异记》载:"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
以茗专指茶芽,是在汉晋的时候。
茗由专指茶芽进一步又泛指茶,一直沿用到现在。
荈
《魏王花木志》:"荼,叶似栀子,可煮为饮。
其老叶谓之荈(chuǎn),嫩叶谓之茗。"
荈是指粗老茶叶。
"荈"字除了指代茶以外没有其他意义,可能是在"茶"字出现之前的茶的专有名字,但南北朝后就很少使用了。
蔎
《说文解字》:"蔎(shè),香草也,从草设声。"
蔎本义是指香草或草香。因茶具香味,故用蔎借指茶。
西汉扬雄《方言论》:"蜀西南人谓茶曰蔎。"
但以蔎指茶只在蜀西南这样用,应属方言用法,古籍仅此一见。
自从《茶经》问世以后,正式 将“荼”字减去一横,称之为“茶”。
茶字的定形至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历史。
希望茶人陈馨的文章可以让你更好地了解中国茶。
欢迎各位朋友点赞关注,提出不同建议在评论区里进行讨论。
本文由茶人陈馨原创撰写,想要了解更多精彩茶叶知识,快来关注茶人陈馨。感谢阅读。
#三农高热选题创作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