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沈沐
图丨网络
前几天有茶友问我普洱茶国标规定“大叶种”才是普洱茶,但云南茶区却出现了中小叶种普洱茶,比如景迈、曼松、倚邦等知名产区,这该作何理解呢?
我们先来看看国标,普洱茶的官方定义是:
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
当你翻看【普洱茶选购指南】,想必也会看到“只有大叶种才是普洱茶”“中小叶种都是茶商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割韭菜招数”之类的建议。
这类说法确有可信之处,以往也有茶厂将云南省外的小叶种茶冒充普洱茶出售的案例。但这并不能说所有中小叶种制成的茶不是普洱茶,代表普洱茶界标杆的古六大茶山--革登、倚邦、蛮砖、攸乐、莽枝、易武有着上千年的种茶售茶历史,而革登茶和倚邦茶就以中小叶种为主。
其中倚邦小叶种茶更是声名在外,像当地的【猫耳朵】小叶种茶,叶片仅有指甲盖大小,形似小猫的耳朵,采集半天仅得一点,加上多为古树茶,因此数量稀少,价格高昂。
猫耳朵有多小呢?据说将干茶放在手里,会从指间漏掉一半。
▲猫耳朵小叶种茶
从明朝隆庆4年到光绪末年,倚邦一直是六大茶山的行政主管地。根据《清实录》和《普洱府志》记载,从雍正13年(1735年)开始,倚邦的曼松茶被定为贡茶,自此闻名于天下,也是六大茶山中地位与价格最高的茶。
《滇海虞衡志》提到古六大茶山,有这样的评价--「以倚邦、蛮专者味较胜」。
曼松贡茶
关于倚邦小叶种茶的由来,主要有2种观点。
一个是人类迁徙的结果,其他地区的外来人口将原所属地的特色作物带到了迁入地,其中便有茶叶树种。
倚邦茶山作为古六大茶山的中心和贡茶生产地,吸引了西南地区的数以万计的百姓迁入此地,其中四川人民带来了小叶种茶籽,播撒在了倚邦山上,大地的包容与茶农的呵护,在时光流转间,这些外来的小叶种茶生长成具有倚邦特色的小叶种茶。
巅峰发展之时,即清朝乾隆年间,面积为360平方公里的倚邦茶山人口量多达9万人之数。南来北往的茶农、茶人、茶商,共同构建了一幅种茶、制茶、售茶的繁荣景象,茶庄遍布,货如轮转,后期还形成了四大茶叶集镇。
另一个是植物的变异,即大叶种变异成小叶种。千百年来,茶树会随着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叶片逐步变小,向着中小叶种靠拢,但是在生物学上依旧同属于普洱茶种。
虽然叶片大小感受直观,但这并不是划分植物种类的唯一标准,根据云南茶叶种植资源专家张芳赐教授多次实地考察调研,实验对比了茶叶性状后发现,倚邦一带的小叶种茶,仍旧属于云南大叶种群落中的一员,并非我国北方地区的小叶种茶。
笔者认为,国标中以大叶种为正统,有地方保护政策的考量,具有云南特色的大叶种茶更有利于其地方标志产品形象的传播。简单来说,云南省外的大叶种茶数量少,而通过国标的规定能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普洱茶的产地属性,彰显地方产品特色,促进本省的茶行业发展。
那么可以从哪些方面区分云南小叶种茶与大叶种茶呢?
从外形
小叶种叶片小而脆硬,叶面的革质层较厚;大叶种角质层厚度,叶大柔软,且叶面的革质层也比较薄。大叶种叶背的气孔大而细,叶色多带黄绿,叶尖较锐长,梗和节间长;小叶种细胞内叶绿体较少,叶背气孔多而密,叶色多浓绿,叶尖较钝。
▲大小叶种茶外形对比
从重量
在正常培育下,大叶种茶一般400~500个1芽2~3叶混合芽就有500g;而中叶类型的苔茶品种则要2000个才达500g,小叶类型的要3000个以上才达500g。
从香气
小叶种的茶比起大叶种的香气更加高扬。
从耐泡度
大叶种茶的耐泡度明显高于小叶种茶。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将倚邦生茶与小叶种晒青茶划上等号,基于倚邦当地优渥的地理条件,其口感滋味、耐泡程度与云南省外的小叶种茶有显著的不同。
倚邦中小叶种古树茶制成的普洱茶,茶气饱满,所含物质丰富;条索紧结油亮,芽头纤细较短,香气高扬;冲泡后品之,滋味醇厚,有浓浓的果香与蜜香;回甘生津持久,苦涩感弱,耐泡度较好。清代张泓在《滇南新语》所说的“味淡香如荷”可以较恰当地描述倚邦茶的香气。
另外,仅仅根据叶片大小来断定普洱茶品质高低,正宗与否,并没有科学依据。茶饼的后期转化效果主要与茶叶本身所含有的物质成分相关,和叶片大小及种类不相关。
虽然受到国标普洱茶定义的影响,目前社会主流观点仍是推崇大叶种茶,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云南茶区的优质小叶种茶越来越获得茶友的青睐与市场的肯定,比如倚邦、景迈、勐宋等地的小叶种茶正展露头角,逐渐强壮。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云南小叶种普洱茶也将成为主流之一,共同撑起普洱茶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