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气是绝大部分喝古树的人都会有的一种体验,简单的说,后背发热、渗汗、身体通泰,敏感的人会感受气血运行,在身体的一些穴位比如百会、涌泉等也会有感应。
茶气这个词是近年来兴起的,但是这些体验并非是现代人的发现,古人早就记载过,大家比较熟知的是卢仝的《七碗茶》诗,对茶气的描述不仅准确,也很优美。
《七碗茶》
日高丈五睡正浓, 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 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 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 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 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 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 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 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 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 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 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 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 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 到头还得苏息否。
用古树茶可以完全还原七碗茶诗中描述的品茶体验。
除了古树茶,为什么现在其他茶体验不到茶气?
部分岩茶和一些古树乌龙,以及其他品种陈年老茶也是有的。
但是现在大规模扦插种植的台地茶是没有的,无论什么品种都一样,这是不是和古人喝的茶根本区别所在?
1、普洱茶茶气
茶气,是在吞咽茶汤后,伴随着喉韵的身体自然反应。
它像一种能量,茶汤里除了苦涩甘甜香的滋味融合,还有能渗透到人体经络的能量,就像喝了热姜水,一股暖流在身体里游走,是一种身体的感受,当茶气给人以通透感时,便能达到气和的状态。
茶气是一种能量的释放过程,使身体有所感受。
当茶汤中含有大量水解单宁,水解单宁的结构就是葡萄糖的没食子酸酯,这个结构并不太稳定,容易裂解,在品饮过程中,可分解为没食子酸和葡萄糖的分离结构。
当茶水到达人体小肠时,小肠绒毛会主动运输吸收葡萄糖,通过静脉将其转运到血液循环当中。
此时伴随着葡萄糖氧化释放的能量,普茶网就会感觉到发热,这就是所谓的“体感”,同时,咖啡碱等填充物质也能有效促进循环代谢,使得代谢加速,“体感”加剧。
2、有时身体的感受,未必是茶气造成的
我们身体的感受往往因为一些假象会被自己给欺骗,诸如喝了茶之后,身体发热,出汗,打嗝,甚至上头等反应,能量在释放过程中的确会带给身体一些自然反应,但不代表这些反应都源自于茶气。
有时身体发热仅仅是因为喝了热水,上头是因为茶醉,有时喝了口凉水也会打嗝,有时出汗是因为代谢系统的原因。
再者,每个人的身体反应各异,有人的身份反应敏感,有的人身体反应迟钝,茶气的感受也自然各不相同,曾听一些人说体会茶气,要经络通透,没有杂念的去感受,这纯属胡说,没有道理可言。
实际上,这和体验喉韵的感觉是一样的,刚开始可能无法体会喉韵的感觉,茶气也自然感受不到,这往往需要的是一个过程,是多次品饮纯正品饮古树茶的过程,或是茶气强烈的古树茶。
3、如何评价一款普洱茶的茶气
茶气的强弱和持久性,是茶气评价的两个维度。
一般评价茶气时,大多数茶友习惯用足或不足来形容。
实际上,这只是形容茶气强弱的差别,除了这点,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茶气的持久性,有的产区的古树茶茶气很强,给人非常霸道的刺激感。
诸如布朗山的古树茶,而有的产区的古树茶,不如老班章的茶气强,却给人绵绵不绝的持续感,持久性强的古树茶,自然的能量也就充足,身体感受的时间长,通透感也愈加持久。
诸如易武的刮风寨,倚邦的曼松,这也是让很多老茶友非常着迷的地方,会用内敛来形容这种感觉。
茶气的强弱和持续性在古树茶的评价体系里,更多的时候代表是一种风格特征,当然,也会影响其名气的大小和品质的高低差别。
所以,老班章、刮风寨、薄荷糖、曼松都是各个茶山因为其优越的气韵风格,受到众多茶友的喜爱和追捧,而使得名气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