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名若其茶,色泽碧绿,形似螺旋,产于早春。外形条索纤细,茸毛遍布,白毫隐翠;泡成茶后,色嫩绿明亮,味道清香浓郁,饮后有回甜之感。人们赞道:“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洞庭碧螺独特的花果香,主要是因为它生长在果园之中,并且接受了洞庭特有水土的滋养。其他碧螺春是没有清香和果香的,只有沃土气和青叶气。
碧螺春的采制非常严格,它每年春分前后开采,以春分至清明这段时间采摘的品质最好。通常采摘一芽一叶初展,形如雀舌。采回的芽叶必须进行精细的拣剔,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碧螺春条索纤细,卷曲如螺,白毫显露,银白隐翠,冲泡之时,恰似白云翻浪,香气浓郁,滋味鲜醇,汤色清绿,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的美誉。
碧螺春茶对炒制的技艺要求非常高,必须做到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其中揉捻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而“搓团显毫”则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
在口感上,洞庭碧螺春和外地碧螺春区别很大,洞庭碧螺春有一种甘甜、清凉、味醇的感觉,回味悠长。其他碧螺春则有涩、凉、苦、淡的感觉,无回味,还搀杂着青叶味。品饮碧螺春,应采用洁净透明的玻璃杯,先冲开水后放茶。或用70 ~80℃的开水冲泡。当碧螺春投入杯中,茶即沉底,霎时“白云翻滚,雪花飞舞”,清香袭人。茶在杯中,观其形,可欣赏到犹如雪浪喷珠、春染杯底、绿满晶宫的三种奇观。饮其味,头酌色淡、幽香、鲜雅;二酌翠绿、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郁、回甘,真是其贵如珍,宛如鉴赏一件工艺奇珍,个中妙境,可遇而不可求也。
自古以来,碧螺春之名源远流长,在古代,它是进贡珍品,是王后将相的专利。在今天,它早已美名远播,成为寻常百姓们的杯中之宠。今年春天,太湖东西山联袂举办“碧螺春茶第一锅”开炒仪式,在2007中国·苏州吴中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古尚锦”、“衙角里”等正宗的碧螺春茶品牌隆重亮相,给了广大品茶爱好者们更多的机会去认识它、品味它、欣赏它。碧螺春,这位江南血统的小家碧玉,早已没了扭捏,没了矜持,正以热情好客的姿态,遍邀每一位爱茶之人,循着那四溢的茶香,在青石板小巷深处捕捉那份妙不可言的惊喜。
依偎着太湖的灵山秀水,听取着吴哝软语的苏州评弹,每一位远道而来的访客,何不与志同道合的知音宾朋举杯茗茶呢,那一阵香飘百里,定让人如获至宝、不醉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