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茶讯(xchaxun)】
穷巷秋风叶,空庭寒露枝。
—— 唐 • 卢照邻《和王突秋夜有所思》
今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
寒露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列十七,于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
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
寒露三侯
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此时鸿雁成一字或人字形,集体南迁;雀鸟都不见了,而海边却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因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古人便想象这是雀鸟变成的;此外淡雅的芳菊正簇拥绽放,留住深秋最后的华美。
寒露民俗
登高
此时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北京人登高习俗更盛,景山公园、八大处、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节,更会吸引众多的游人。
吃母蟹
俗话说“西风响,蟹脚痒”,天一冷螃蟹的味道就要“正”了。“九月团脐,十月尖”,寒露时节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
秋收
寒露时天气对秋收十分有利,农谚有:黄烟花生也该收,起捕成鱼采藕芡。大豆收割寒露天,石榴山楂摘下来。
喝“寒露茶”
寒露前后正是茶树生长的极好时期。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谓之“正秋茶”,秋茶中以正秋茶为最佳。
赏红叶
上香山,赏红叶。寒露时节,很多地方有赏枫叶的习俗,“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也是这个季节。
寒露养生
养阴防燥
此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为宜,应多食芝麻、糯米、粳米、栗子、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山药等以增加体质;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因过食辛辣易伤人体阴精,且容易上火。
为防秋躁还可多吃些新鲜瓜果蔬菜,如梨、柿子、柑橘、石榴、葡萄、大枣、香蕉、荸荠、柚子、甘蔗等,这些水果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滋阴养肺、润燥生津的功效,是预防秋燥的最佳辅助食品。除水果外,还可多食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百合等食品以及豆类及豆制品,还有食用菌类、海带、紫菜等,可养阴润燥。
适量运动
进入秋季后,人们身体出汗明显减少,人的机体也进入休整阶段,水盐代谢功能开始恢复平衡,消化系统功能也日渐正常,然而此时人们的身体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疲惫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秋乏”。克服“秋乏”应该从调节人体节律入手,在日常起居作息上作针对性的合理调整,其中,睡眠要充足,最好比平常多睡一个小时,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经常泡脚
传统中医学里也有这样的说法:“病从寒起,寒从脚生。”因为足部是足三阳经脉以及肾脉的起点,如果足部受寒,寒邪就会侵入人体,对肝、肾、脾等脏器造成损害。
要想做好足部的保暖工作,除了选择保暖效果好的鞋袜、透气的鞋垫外,平时还要注意不要久坐久站,经常活动肢体,以促进血液循环,另外每天临睡前,最好用热水泡泡脚。
保证睡眠
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注意劳逸结合,防止房劳伤肾。深秋寒气袭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条件许可情况下,居室及其周围可种植一些绿叶花卉让环境充满生机又可净化空气促进身体健康。
寒露饮茶
寒露之后,便是冬季,此时天气干燥,气温下降,各种秋季疾病随之而来。做好养生保健,以增强体质,就显得非常重要。许多爱喝茶的人,在秋天如何该怎样调整喝茶的习惯和技巧呢?按照气候变化,选择适合的茶,开展养生可起到很好的保健效果。
菊花茶
比起一般的花草茶,菊花茶向来以清雅通透的口感和清火明目的功效而见长,加入蜂蜜或冰糖则更为滋润,是最适合秋日的佳饮之一。菊花中有专用泡茶的种类,最为人所知的大抵是杭白菊和徽州贡菊。前者原产浙江桐乡,先蒸熟后晒干成菊饼,茶色清淡略带甜味;后者则来自安徽黄山,由新鲜菊花直接烘干而得,味道浓郁而显甘苦。此中杭白菊未开的花蕾称“胎菊”,并以十月末第一批采摘者质量最佳,更是菊花茶中的上品。近年江西修水金丝菊、婺源晓起菊亦是盛名。
青茶
最适合饮青茶。青茶介于绿茶(性凉)和红茶(性温)之间的一个品种,属不寒不热的温性茶类。秋季喝青茶,可以润肤、除燥、生津、润肺、清热、凉血,十分有利于秋天的保健。
红茶
红茶性温,擅温中驱寒,温胃驱寒,能化痰、消食、开胃。在天气渐凉的秋季,适宜饮用温暖的红茶。
约上三五好友,饮一杯清茶,尘世多少困滞,一并消散,骤然清凉,闲坐意境,好一个神仙日子。
寒风起,寒露寒。寒来暑往,冬天不远了。
我们,开始需要温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