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大理了十来天,此行,有十多位朋友随我来到大理,住在我家。
第二天去了寂照庵,怕那里人多,特意选择了周一,
虽为大理人,寂照庵没去过,反而是同行的一个昆明朋友去了几次了,
小时候,我妈吓唬我妹妹,再不听话,把她送到尼姑庙去。
寂照庵是从感通寺分出去的,当地人知感通寺多,知道寂照庵的少。
大理的佛教有多元性,像我们村的庙不小,主事的主要是老奶奶,他们也经常有吃素念经的活动和时间段。
近几年,寂照庵因为特独特性和唯一性,名气大了起来。
一路的花花草草,佛言经句,山高清凉,精神气爽。
这确实是和我们大部分们信奉的佛教风格明显不同,多了一些随缘的禅意气息,不强求过多的价值观输出。
路上见一藏民服饰的年轻男人,磕长头前 行,虽然这是大理白族之境,但也小被感动,我刚偷录了个8秒的小视频,他起来后,转身向我们要钱。
没理会,继续上山。
当然,进去之后,整个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更多的花花草草,新鲜的插花,多肉植物很多,书画挂字,茶桌火炉,没有佛家雕像,最多就是佛画书卷,如同进了一个大型的私人宅院。
当然,进去之后,整个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更多的花花草草,新鲜的插花,多肉植物很多,书画挂字,茶桌火炉,没有佛家雕像,最多就是佛画书卷,如同进了一个大型的私人宅院。
拈花一笑,几个书法字,写在了大理传统的照壁之上,取代了比如:清白传家,百忍传家,青莲遗风,紫气东来这样的词,
言传。
也有一些各教派的名言字句,和代现代的语录,如心经,寒山语录,现代白话句,
确实,这场景相对佛教更轻松一些,更适合当下的人们的节奏,
不可避免,里面有卖咖啡类的,卖点开光的挂件,不过,相对来说,这些小项目确实是相对其它地方控制得好的,也不似其它寺庙鼓励游人来捐公德。
早上时间应该很紧,里面的僧人和义工在忙着午饭事宜,都很匆匆。
原来听说,里面可以有免费茶具泡茶,去了确实如此,但要先交压金,损坏按十倍赔偿,这些其实都没什么,但主要是游人太多了,虽然大家都小声,但这不是个泡茶的时间和环境。
11点15分左右,就有人开始排队打饭了,二十元一位。排队的人在院里绕了几圈之后,排到后山去了。
我 很俗的想,这阵式,比山下的大理古城任何的饭店生意都好啊。
女主持,在维持着排队秩序,人多但不嘈杂,不过,打饭的队伍实在过长了,主持和排队的人都感觉有点累,希望节奏 快一些。
很专业的交待了打饭吃饭的细节,主要是吃饭是不要讲话,不要多打,不够再加,不能浪费一粒粮食,不然要去面壁一柱香,这是吓到几个小朋友了。
11点50左右开始打饭了,有十多个素菜,节奏很快,当然,我有点不够吃,但也不想打了,小朋友们刚饱,也可能是怕吃不完被吓的,这样也好。
看了一下寂照庵的空间布置和茶桌,细节,都是很用心的布置,
也想到一些喜洲的古老院子,
满院的花草搭配,体现出女性们的细腻和生活关注点不同,
同样是远离尘世,如果是能解决生活问题的情况之下,女性比男性肯定会更彻底,她们不似男性僧人,虽名为出家,但依旧有那么重的包袱感,和念念不记的社会地位情节。
其实,我看寂照庵的僧人们是比较 忙的,他们的节奏甚至可能比城里很多工作都要快。
我想,以前人少时,可以淡定一些,而如今,估计他们也有点停不下来的感觉了,
所以,如果有想来当义工的网友,其实主要还是要想好,这里不是能你安静坐下想东西的地方,不是看风景的地方,而是要修身劳体的,没太多的娇情,这或者是最好的修行吧。
那天午饭有300到500人吃斋饭,这个工作量是很大的,可能晚上人要少些,但晚饭也要准备。
我们不知道他们一天能有多长时间可以休息,或做休息之外的关于关于教会相关的事情。
以前的寂照庵是本地老人吃素的地方,这几年,人多了,慢慢成为一个旅游打卡的地方,成为“网红”打卡点,这真是让所有人纠结的事。
再退一步,想到一句话: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随意一点,接受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