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清代紫阳县令江开的茶诗《紫阳竹枝词》。这首诗也被我录入了《始翠山,诗词发现陕茶之美》。竹枝词是一种民歌调,广泛分布于秦巴及两湖,也多作为词牌,前面介绍的周顺倜《莼川竹枝词》即为一例。
作者江开在陕西多个县做过县令,紫阳是他仕途的一站。江开是安徽籍,清顺天年间的举人,于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来紫阳任职,字千里,号龙门,他在陕西历任周至、紫阳、镇安、咸阳、富平等县知县,真乃一个陕西通。他在紫阳任职期间,留下了不少诗文,其中“紫阳竹枝词”最为有名。县志有载。该诗一共12首,多咏紫阳风物人情,这首是关于紫阳贡茶的采摘与加工的。
这首诗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美丽的紫阳茶乡画卷,细读此诗,能感受到诗中透露出很多关于紫阳贡茶的历史信息,如紫阳贡茶的产地环境、加工方式、管理模式、质量标准、采制时间等,包含了紫阳贡茶的主要元素,它就是浓缩版的清代紫阳贡茶学概要。从这首诗看来,的确江开很懂茶,诗中也有很多知识点,值得和茶友们分享。
首先诗中说到雨前茶也是新茶,雨前茶品质也很好,这见识就非一般。这是清代县太爷说的话,很多今天21世纪的人还在纠结雨前茶和明前茶,的确值得我们深思。其实就陕南茶区而言,雨前春茶一直是主力,明前茶只是较小的一部分。
诗中然后说到,阴坡茶和阳坡茶各有特点,对一线生产不熟悉的人说不出这种内行话。一般而言,阳坡的茶树萌发早,芽叶长得快,茶味浓;阴坡的茶树萌发的迟,芽叶长的慢,但香气高。江开的前任,道光年间的紫阳县令陈仅的一首《紫阳书事三十二韵》也提到阴阳坡茶的不同,他写道:“岩边摘茗分寒暖”,文中的注释是:“紫阳产茶,以阴坡阳坡分茶性寒暖。”(道光《紫阳县志.艺文》)说的意思是阳坡的茶性暖,而阴坡的茶性寒。但中国茶历史性的审美是往往跟着香气走的,推崇林下茶和阴坡茶,所以文人会有“竹下茶更幽”、“未若竹下莓苔地”这种说法。
“齐焙白毫先入贡”是这首诗的核心,它说明当时紫阳这种贡茶“白毫”是重点。紫阳茶现在叫“紫阳毛尖”也的确很形象。江开诗中透漏出的消息。这种贡茶主要还是用谷雨茶做的,而未必是明前新芽。“齐焙白毫先入贡”,说的是采用“焙”的方法制作出带有白毫的茶,就是要向皇帝献出的贡茶。我查阅了一下资料,“焙”是一种茶叶加工工艺,传统制法是在竹制烘床里放一层白皮纸,然后将杀青过后的茶叶放置于上,在烘床下用木炭火烘。在“焙”的过程中,特殊的贡茶香味被“焙”出来,茶毫也随之显露,并发出银白色的光芒,贡茶就这样制作出来了。上图是陕西汉中宁强生产的“金牛早”春茶,鲜嫩披毫,春光乍泄。
相对而言,“焙”类似于现代的“烘“,而不是“炒”,必须有特殊的手式,特殊的温度,这常常成为工匠骄傲的资本和绝不外传的秘密。“焙”火的温度低了,茶叶虽然色泽翠绿满披白毫但是有草气;“焙”火的温度高了,虽豆香扑鼻但色泽黝黑。所以这个“焙”火的温度需要精细掌握,既要保证毫满,还要保证色翠,更要保证香气好,花香突出,紧密悠长。现代制茶工艺从“炒青”发展出“烘青”,再到半烘半炒,谓之“特炒”,就是为了追求对“焙”的精确控制。虽然也有先进的设备,但设备毕竟是一种工具,用在会用的人手里就是“如意金箍棒”,用在不会用的人手里,就只是“大力水手”。这不是机器之间的差异,而是人本事的差异。紫阳毛尖非遗传承人紫阳和平茶业曾朝和就是这种会使“金箍棒”的人,他按照自己的制茶习惯定制了一套设备,做茶的季节每天可以出两吨干茶。我理解,现代“机制茶”和“手工茶”的差异,不是机器和人工两种工作方式的差别,归根结底是人自身本领的差别。
据我的体验,陕南好的明前绿茶也有“奶香”。在这里,江开诗中强调了只有具备白毫的春茶方可入贡,这是硬指标。陕南是民贡,不是官焙。江开的诗写的是“香风吹出野人家”,这里的“香风”是贡茶的香味,这里的“野人家”指的是分散居住在茶山各地农户,看来紫阳制作贡茶是由单家独户的茶农来制作然后再集中上缴。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正月,陕西省紫阳县知县唐清辅差遣衙役为皇帝采办贡茶的信票,称之为“白茶”,这种白茶,不仅是紫阳县献给皇帝的珍品,也是紫阳县献给中国茶叶的精品。我在王旭烽老师《茶人三部曲》里看到过对这种茶的描写,名字叫白茶,其实是绿茶,时期在清末民初,毫重是特点。
可能历代在紫阳任职的县长,不懂茶是说不过去的。要论地方茶的发展,就中国国情而言,茶叶县长、茶叶市长、茶叶省长,对当地茶的推广太重要了。你看近年推的比较好的茶叶公共品牌,基本都是这个路子,比如卢展工之与信阳红,郑宗林之与汉中仙毫,贵州茶产业领导小组的高配置,还有浙江新昌“大佛龙井”的茶叶县长柴理明、湖南安化的网红茶叶县长陈灿平,一句话,管茶的领导有多大,发展茶的力量就有多强。陕西茶业要大发展,不出茶叶省长、茶叶市长,或几个响当当的茶叶县长,也是很难唱响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