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试喝一款景迈单株古树的茶样,拍了干茶、汤色、叶底的图片来看,希望学习一下怎么评判一款茶。借此机会,作个小小的总结。
总的来说,分析任何一款茶,可以从原料、工艺、仓储和泡法几方面着手。需要着重说明的是:喝新茶主要是喝山头、工艺两个方面。山头就是茶品的山头特色,而喝工艺是为了预判茶品适合现喝还是长期存储陈化。
实践评测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已知茶品名和山头,一种是盲品。下面一分为二地依次叙述。
一、已知品名、山头的茶品评测:
1、从茶品的名称先拓展一些信息。比如这款景迈,让我联想到几个关键点:景迈山很大、寨子很多,是目前最为壮观的连片古树茶园,如果有人质疑普洱古树茶,带他去景迈,一定颠覆认知和观点;离景迈山60公里左右有一个景迈机场,所以景迈山是茶山旅游最好的选择;景迈大寨(又称为大平掌)的茶最好也最贵,其次是芒景,然后是其他寨子。
景迈的古树茶外形黑黑瘦瘦,当然,有茶科所买苗种植的生态茶条索要白、更加肥厚:景迈茶的春茶兰香明显,长期存放出蜜香;甜是直接甜,苦弱;景迈茶和贺开、格朗和茶系都属于涩底茶,涩明显,涩化开的速度则要看树龄,古树化得最快,台地最慢,甚至不化;汤感总体感觉偏薄;生态环境总体不错,但森林气息难比易武国有林古树……
结合这些信息,先对山头做初判。
二、先看条索,接着就是开汤。看汤色、品滋味、看叶底。因为已知是广东仓存放大半年,心里推测兰香应该散失很多了,汤色相比较昆明仓应该更深,汤感的润滑度更好,叶底活性不如昆明仓。再结合实际品饮,看看是否能够验证心里的预测。若符合,则证明是景迈,且具备陈化潜力 。
然后感受涩感的强度及化开的速度,这需要对冲一般古树和小树来体验。正常情况,小树的涩感要重且化得慢。
对茶质体验需要做对比,其实我们在表达茶性的时候经常用到形容词,而形容词往往是表达“程度”的。我们在使用形容词的时候,潜意识里都有一个参照物。比如,形容某款茶汤“厚”的时候,我们一定是潜意识里对比某一款“薄”的茶品的。所以,测评茶品茶性,找到对标的参照物进行描述会更显具体、客观。
二、盲品
盲品,基于16项评测指标,结合经验及认知进行。这需要一定的积累和功底。但只要结合评测指标,至少也能得其一二了。
在实际情况下,多数是第一种情况,已知品名、山头的评测体验。
茶友们不妨试着以这样的步骤来品评。仅作一家之言,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