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茶友长期喝茶,但普洱茶的“厚”,却只有资深老茶人知道。
一款优质的普洱茶口感,一定是有“厚度”的;说起“厚”,大家联想到的是一种口感体验;其实,普洱茶的“厚”,有很多形式。
一、视觉之“厚”
普洱茶的茶汤,我们明显可以看出“厚”度。在一杯熟茶中,茶汤表面的一层金圈,像是覆着一层油状,分茶的时候,茶汤也带有充满弹性的翻滚,这些美妙的观感,可以说是普洱茶“视觉之厚”。
二、味觉之“厚”
“厚”,还是要喝到嘴巴才算。邓时海先生曾对普洱茶的“厚”有过这样的解释:“普洱茶水性在还没有到达化劲之前,有厚、薄、利的分别。这些厚、薄、利在口腔的感觉,使品茗者有厚重甸实或轻薄浮荡或刃利之感。”
“厚”是指普洱茶质地(内含物)的关系,茶叶溶于水中物质成份较多的,在口感上觉得会比较浑厚稠密,越稠密者称之越厚,给口腔带来的满足感,厚重感越强,尤其是在一些老茶的厚度表现就更为明显。
三、品质之“厚”
阿呆在这里要着重说明一下,普洱茶茶汤的“厚”不等于“浓” 。茶汤“厚”的质感更趋向于米汤的“糯”感和胶质感,需要明确的一点 是,茶汤的厚度并不等同于茶汤的浓度,不会因投茶量或者闷泡时间增加而增加,“厚”度是茶叶自身品质的体现,是后期无法改变的。
除了品质之厚,作为历史悠久的饮品,普洱茶还伴随着浓厚的文化内涵。
四、文化之“厚”
在饮品之上,普洱茶贯穿在社会人文中也有着浓厚的茶文化。乾隆题诗“圆如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兰”,鲁迅、余秋雨等文人收藏、品评普洱,无不关乎文化。
普洱茶“文化之厚”,更体现在千百年来的种植文化、品饮文化、茶马古道文化、民族文化,以及茶艺、茶礼、茶道等文化。而当下,普洱茶更成为了现代日常生活、人际关系交往中,象征健康、生活品位的符号。
五、生命之“厚”
普洱茶的“厚”,跟时间有关。有的茶是数百年茶树的结晶,古树必然有更好的营养,这些茶在出生已经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再往后,普洱茶还会成长转化,它的“厚”度,会不断攀升,像人生一般不断积累、沉淀,更加醇厚。
普洱茶之所以让人着迷,不仅仅只停留在其品饮价值上,还有着千年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