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花开得不是最好,可是还好,我遇到你;那一年,花开得好极了,好像专是为了你;那一年,花开得很迟,还好,有你。
——汪曾祺《人间草木》
林语堂说,幸福很简单: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给你对你说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
幸福,就藏在平凡的每一天,只看你是否懂得珍惜。
幸福是一种能力
周国平曾说过:“幸福是一种能力,对自己要随性、对他人要随缘、对老天要随命,就是最好的状态。”
苏轼不管身处何种境遇,都能以一种认真的态度,把握平凡生活中的点滴幸福。
他曾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黄州的日子里,他混迹于渔樵农夫之中,生活清苦,但也更加自在。
苏轼在城东开垦了一块坡地,在这片坡地上,他建了鱼池,栽了树苗,挖了口井,种了蔬果,他不以农事为苦,反而以为乐,甚至给自己取了个名号,就叫东坡。
苏东坡不仅做了农夫,还是个名副其实的吃货。哪怕生活再苦再累,他都不忘钻研饮食。在黄州,他发现这里的猪肉非常好吃。
富贵人家觉得猪肉上不了台面,贫苦人家又不懂得烹饪它,白白浪费了好食材。
于是东坡挥笔写下一篇《猪肉颂》: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从此“东坡肘子”“东坡肉”广为流传,成为当地的名菜。
苏东坡懂得,一蔬一饭之间,往往隐藏着人间真味。
幸福与生活的奢华或质朴,并无多大的关系。善于在平凡生活里发现细微的美好,才拥有幸福的能力。
幸福,源自对生活的热爱
汪曾祺在《随遇而安》一文中写道:我当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
汪曾祺曾被下放农村劳动改造,在陡坡上扛运170多斤的粮食、挖壕沟,给果树喷农药......
后来他被分配到高寒地区荒无人烟的研究站,工作是给“马铃薯”画图谱。
马铃薯开花了,就趟着露水,到试验田里摘几丛花,插在玻璃杯里,对着花描画。有时画完了没事,就写诗:坐对一丛花,眸子炯如虎。
铃薯成熟了,就开始画薯块。画完以后,将无用的薯块随手埋进牛粪火里,烤烤,吃掉。他自诩:像我一样吃过那么多品种的马铃薯的,全国盖无第二人。
因为对生活的热爱,他把苦难和挫败的改造成活,过的充满诗意。
无论是面对繁忙的农活还是荒无一人试验田,他从未忘记老师沈从文的教诲:
在任何逆境之中也不能丧失对于生活带有抒情意味的情趣,不能丧失对于生活的爱。
幸福就在平凡里
幸福,不是无谓的折腾,而是安心生活。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热衷于无止境的追求物质与地位,认为有钱有权,住豪宅,开豪车才会幸福。这无异于歧路亡羊。
林语堂说:高职显位的荣耀,只有在没有那种能力资格的人眼里,才值得羡慕。一旦官瘾过足之后,做高官的快乐不见得比作个成功的铁匠的快乐大。
古人有人生四大乐事之说: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
正是这些平凡生活中的微小喜悦,组成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苏东坡则认为,人生的乐事远不止于此。他总结了“赏心乐事十六件”:
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
暑至临溪濯足,雨后登楼看山;
柳阴堤畔闲行,花坞樽前微笑;
隔江山寺闻钟,月下东邻吹萧;
晨兴半炷茗香,午倦一方藤枕;
开瓮勿逢陶谢,接客不着衣冠;
乞得名花盛开,飞来家禽自语;
客至汲泉烹茶,抚琴听者知音。
他说,幸福是湖畔散步,幸福是登楼看山,幸福是午后安眠,幸福是院内花开。
生活的智慧,不是一味计较功名、富贵、名利、得失,而是如何快乐地度日,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幸福的微光。
只要善于发现,慢慢地,你就会被幸福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