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关注我们
谁打开了“葵花宝典”?
引起了普洱茶界百年“剑气之争”!
01
谁打开了“葵花宝典”?
在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一部葵花宝典,让华山派出现“剑宗气宗”的分歧,双方都以为自己是正统,互相敌视,最终演变为数十年的大战。
在普洱茶界,也有如出一辙的剑气之争,虽然较劲方式没有那么直接粗暴,却也已经针锋相对了上百年。“气宗”说“剑宗”墨守传统,不知变通;“剑宗”说“气宗”做的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普洱茶。那么,究竟是谁打开了“葵花宝典”呢?
是一个相隔万里的国度。这个国家有着世界人均最高的饮茶量,甚至还创造了风靡全球的下午茶文化,然而这个国家却根本不产茶。它就是英国。
02
纯料,还是拼配?
曾经,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给全世界抛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生存,还是死亡?”后来,英国借印度这片土地,给普洱茶抛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纯料,还是拼配?”这就是普洱茶的“剑宗气宗”之争。它的本质,其实是另一个问题:“时间,还是科技?”
著名茶学者周重林在《时间:普洱茶的精神内核》中写到,普洱茶必须放置足够的时间才能成为艺术,才能形成自身独到的美学体系。这也是众多坚持纯料做茶的人坚不可摧的原则。在他们的圈子里,普洱纯料是最具分量的词汇之一。
中国人饮茶,饮的是意境。从一盏小小的茶杯中,体悟大大的世界。茶对于中国人来说,从来都不是一个纯粹的商品,而是像玉,像书一样,承载着君子的德行,是人们心灵的寄托。在我们的语境中,茶色和玉色相互辉映了几千年,茶香和书香一起交织了几千年。我们对茶的感情,不是任何民族能够比拟的,它早已和我们的生命,和我们的民族性格水乳交融,如友,如师,如亲。
后来印度茶叶异军突起,英国人把茶叶放进了实验室,放在了显微镜下,放在了各种溶液里,对茶进行了各种生物化学研究,把茶变成了一项项冷冰冰的数据。由此,他们将不同的茶原料进行拼配,把茶叶的香气、滋味、耐泡度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03
不同态度,不同道路
纯料和拼配的分歧,其实是对待茶叶两种不同的态度和诉求引起的。
数千年来,中国人把茶当做亲友,所以我们从来不吝等待。在等待中希望时间造就一壶好茶——这就是我们对茶的诉求。人类最美好的情感都凝练在这两个词语中——等待和希望。在市场化的今天,茶人对纯料的坚持,依然来源于数千年来,我们对于茶的人格化的尊重,这种尊重经过时间的砥砺,已经深入我们的潜意识,我们自己可能都无法察觉到。
但是英国人没有这样的历史积淀。作为全球第一个完成一次工业革命的国家,茶在他们眼里就是纯粹的商品,他们自然希望茶能快速复制,赚取利润。在这样的态度和诉求下,他们对茶进行了解剖式研究,用大工业的手段,将茶叶的各种优点汇聚一炉,迅速占领了国际市场。20世纪初,中国茶为了在国际市场上站住脚,不得不全面学习拼配茶。拼配茶的概念,就是这样进入中国的。
04
中国茶,怎么走?
在市场中,几乎所有的产品都是这样:一种用来走量,一种用来塑造品牌。其实纯料和拼配不必那样水火不容,也不必那样井水不犯河水,拼配茶有品质,有速度,可以用来打市场,而纯料茶有稀缺性,有情怀,品质更是出类拔萃,但是需要较长的时间,可以用来打口碑。
中国茶,本身有着数千年的传统力量,这种深厚的底蕴,理应成为茶产业发展的强大后劲,而不应该成为其阻碍。科技与产业的融合,是时代的选择,也是历史的必然。中国的茶产业,应该是科技在左,传统在右,相辅相成,扬弃创新,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流光溢彩,走出一条中国茶产业的康庄大道!
05
作者说
在国风审美日益回归的今天,传统的力量逐渐复苏。茶,作为国风一张闪耀的名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喝茶可以很复杂,唐代煎茶,宋代点茶,都有着纷繁富丽的仪轨。从简单到复杂,我们走了一千多年。喝茶也可以很简单,明代泡茶法出现,极大降低了饮茶的门槛,让更多人爱上茶。但是在日益争分夺秒的今天,连泡茶也成了只能偶尔一次的奢侈。人们需要“更好,更快,更方便”的饮茶方式!于是一款新式速溶茶饮就应运而生了!
它就是茶褐素!科学家经128道工序,从普洱熟茶中提取出来!被称为茶中黄金,普洱精华!它助消化解油腻!抗氧化提元气!塑身材调身体!三秒速溶,冷热水均可!口感醇香,回味甘甜!你还能想到更好,更方便,更美味的方法,快速地喝到一杯普洱茶吗?
从复杂回归简单,我们同样走了一千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