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
东北5公里处的江墩、庙湾自然村
是历史上正山小种红茶的原产地和中心产区。
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
曾题词“正山小种发源地”。
正山小种是如何诞生的?
故事,要从四百多年前说起......
明末清初,时值采茶制茶季节,
桐木关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
江氏家族自宋末定居江墩,
世代以茶为生。
是日,
一支北方军队经过庙湾,
打破了村庄的宁静。
官兵们强行驻扎茶坊,
睡在工厂,
茶青未能及时处理。
当军队撤走后,
茶青已经发生红变。
(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发酵)
江氏先祖急中生智,
连忙采取补救措施。
他组织家人把茶叶揉搓后,
用当地盛产的马尾松柴块进行烘干,
烘干后的茶叶乌润油亮,
带有一股马尾松香。
就这样,
有红茶鼻祖之称的
正山小种正式诞生了。
由于当地人一直习惯喝绿茶,
不愿尝试这款创新茶,
江氏先祖只好把烘好的茶
挑到距庙湾45公里外的
星村茶市上低价售卖。
出乎意料的是,
第二年竟有人给出2~3倍的价钱订购。
无心插柳柳成荫,从此,
正山小种红茶名声大噪。
在桐木关一带,
正山小种红茶,
最初被称为“乌茶”。
为区别外产仿制品与武夷山所产正品,
特将武夷山所产称为“正山小种”。
“小种”是指茶树的品种。
“正山”是指真正高山地区所产的意思。
涵盖范围以武夷山桐木村的庙湾、
江墩自然村为中心,
北至江西铅山石陇,
南到武夷山曹墩百叶坪,
东至武夷山大安村,
西至光泽司前干坑,
西南至邵武龙湖观音坑。
这些地方“因土壤之宜,
品质之美,终未能攘而夺之。”
产于政和、福安、屏南、
古田、沙县等地,
仿制正山小种工艺生产的红茶,
因质地相对较差,
统称“外山小种”或“人工小种”。
“人工小种”现已被市场淘汰,
唯正山小种百年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