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滋于水,水籍乎器,汤成于水,四者相顾,缺一则废。”爱茶之人,对于茶器总少不了痴迷。人们自古就把茶器列为饮茶品茗的必要艺术条件,可以映衬其色,馥郁其香,发挥其味,从而得到色、香、味俱佳的茶汤,让人充分领略茗茶的芳香,感受饮茶的意趣。
隋唐以前,我国饮茶虽渐次推广开来,但属粗放饮茶。从宋朝开始,盏成为喝茶的专用器具,也意味着喝茶这件事开始从生活层面进入到了精神享受层面。
茶盏
2015香港佳士得拍卖品-宋代吉州窑黑釉茶盏资料图
盏,饮茶用器。敞口、斜身、深腹、圈足,体略小。宋代有黑、白、酱、青、白和青白釉茶盏,以黑釉为贵。
2015年,宋代吉州窑所造的黑盏,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创下了单只124万港币(100万人民币左右)的记录。这也是最经典的品茗杯杯型。
压手杯
狮球心永乐青花压手杯资料图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口平坦而外撇,腹壁近于竖直,自下腹壁内收,圈足。握于手中时,微微外撇的口沿正好压合于手缘,体积大小适中,分量轻重适度,稳贴合手,故称“压手杯”。
另一个说法是,此杯下部胎厚,比一般杯重,所以叫“压手”。早期为明代皇室专用杯形,史书多有记载,永乐青花压手杯与鸡缸杯齐名,非常名贵。
使用示意图
折腰杯
明成化·斗彩花草蝴蝶纹折腰杯
清乾隆·蓝釉轧道花卉纹折腰杯
这款杯型有两种寓意:其一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暗喻,而唐代大诗人李白,更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进一步把“不折腰”与清高的骨气联系在一起。
由于杯身中间有一处收腰的曲线,方便使用时拿杯。其高度大小适中,聚香,聚味,也贴合手部曲线,流行于明清时期,有青花、五彩、粉彩及各种单色釉等,装饰手法也丰富多样。
方斗杯
明嘉靖·黄地绿彩飞凤穿花方斗杯
清·粉彩描金四美图方斗杯
流行于明代嘉靖时期的一种杯式,因形似米斗而得名。古时制作方形器,不似圆器那样能利用陶车的旋转,直接拉坯而成,其工艺比较特殊,需要将坯泥制成片状粘接而成。由于工艺复杂,技术局限,嘉靖时期方斗杯多不规整。清康熙时期,出现一种提梁式方斗杯。杯内有一横梁,将两侧内壁连接起来,由此加强了方斗杯在烧制过程中的强度,使器形十分规整。
方斗杯的优点在于,茶汤入口时感觉最圆润。这是由于杯子开口大、高度低,导致液体表面张力变大而造成的。
六方杯
清同治·粉彩花卉六方杯
六方杯的造型比较挺拔俊朗,线面清爽,棱角分明。六棱流直而上翘,方中带曲,体现出中国传统哲学中刚柔相济的审美特征。
六方杯的创意实质上与四方杯无异,不同的是,六方杯多出的棱角,既柔化了锋芒,又不似圆口杯那般温柔,有独属于自己的个性。
莲瓣/葵口杯
宋·汝窑天青釉莲瓣碗
清·莲瓣形青玉双耳杯
莲瓣杯的特色之处,也在于杯沿部分。它的杯口并不平坦,而是模拟莲花的形状,高低起伏。这样的设计,使原本普通的茶杯瞬间具有了禅意和趣味,杯型古朴典雅、光润有度、实用大方。而施以汝釉的莲瓣杯,杯身开片如鱼鳞、禅意状,喝茶久了,经过茶水的反复浸泡,茶色会嵌入裂纹中,形成变幻莫测、美丽绝伦的花纹。
宋·官窑葵口杯
与莲瓣杯类似的还有葵口杯,因口部像葵花而得名,在唐宋时极为流行,可分为四葵、五葵与六葵,分别代表唐代、五代和宋代。
卧足杯
清雍正·胭脂卧足杯
西晋·越窑卧足杯修复款资料图
卧足杯始于西晋,此后历代皆有生产,至明清时开始盛行。此杯型杯底无圈足,杯底平或者内凹,放在桌面上可完全贴合,给人简洁、沉稳的感觉。
斗笠盏
清康熙·仿定窑白釉划花海水双鱼牡丹纹笠式碗
斗笠盏又名笠式碗,造型如蓑翁之斗笠,圈足小,杯口敞,线条简洁有力,使用时可以方便观察茶汤颜色。始于五代,宋代最流行。取其怡然自得之美,烧成难度高,于简洁中见大智,尤显珍贵。
圆融杯
圆融杯的杯口略微内收,杯身则向外微微鼓出,就好像我们脑中那个一直呵呵笑的弥勒佛。这样的杯型设计,能够使茶杯的聚香和聚味效果更好,也蕴含着“大肚能容天下不能容之事”的豁达与境界。
罗汉杯
哥窑罗汉杯
造型如同寺庙使用的铜钵,腹部圆而厚实,杯口微微内收,视觉上整体给人一种稳重感。
马蹄杯
成化斗彩马蹄杯
流行于明清。敞口,斜削腹,内凹底小平底,官窑器底大多有年款,形状倒置似马蹄。明代以回青、洒蓝、孔雀蓝、白釉等品种为常见。清代雍正年间较为流行,多作斗彩,以腹部饰四团花者为常见。
钟形/铃铛/花神杯
花神杯秀气而精巧,杯口稍稍外撇,通常用花朵的图案装饰。
钟形杯形似倒过来的钟,杯子的腹部圆润,杯口稍稍外撇,杯型偏高。
铃铛杯倒置像一个铃铛,看起来跟钟形杯差不多,但腹部没有那么圆鼓,稍微纤长些。
目前市面上对于花神杯、铃铛杯、钟形杯几个杯型存在混淆使用现象。所以放在一起对比,更为清晰。这几款杯型因其大小适中,留香持久,在民间也十分流行。
茶杯,自品茗伊始,自甘成为配角,或形单影只,或成双成对,环绕在壶与茶器周边,或因如是“不起眼”而身处于茶器中的细微末节。然而,杯小却藏无尽之美,是与我们生活最贴近的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