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气候环境的变化,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动植物陷入濒危境地,各国对这些濒危动植物的保护方式也越来越严格。这些保护对象里既有野生动植物资源,也有大量经过人工驯化、选育和栽培的优良品种,其中就包括风靡世界的茶。众所周知,我国茶类品种繁多,粗略统计有上千种,名气较大的也有百余种。
其中,勐海大叶茶、凤庆大叶茶、福鼎大白茶、铁观音等均为国家级优质茶种,不过这些茶种制成的茶叶虽然名贵,但有钱还是能买到的,唯有一种茶已经被重点保护,就算有再多钱也买不到了。这就是著名的母树大红袍,是福建武夷山的特有茶种,至今已经有三百六十余年历史,其制成的茶叶属于乌龙茶,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需要指出的是,市面上有不少茶叶打着“大红袍”的名号,其实只是武夷岩茶的统称,真正意义上的大红袍,仅指武夷山九龙窠的那三棵六株茶树,在产量好的月份,也只能产出几百克茶叶,其金贵程度可见一斑。
说起来,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难以追溯本源,“茶圣”陆羽在《茶经》当中曾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也就是说,炎帝神农氏亲尝百草,发现茶叶并断定其可饮用,这就意味着茶叶在我国已有五千年历史。相比而言,“大红袍”的历史就要短暂许多。据相关资料记载,“大红袍”一名可追溯至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这一年,一位名叫丁显的举子上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突然腹痛难忍,这时偶遇天心永乐禅寺的一位和尚,和尚取了一些茶叶泡水给丁显喝,不一会儿就疼痛全消。高中状元之后,丁显特地返回武夷山答谢和尚,问及茶叶出处之时,和尚脱下身上的红袍绕茶丛三圈并披在茶树上,“大红袍”之名由此而来。
那么,武夷山九龙窠景区的那几棵大红袍有什么特殊之处呢?原来,这六株大红袍茶树,每一株都是单独的品系,皆由种子发芽长成,其叶型、发芽期等都不一样,可谓孤品。母树大红袍制成的茶叶,除香气滋味极受赞赏外,还具有药用价值,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三种有益成分的含量很高,具有抗癌、降血脂、增强记忆力等作用,因此备受世人追捧。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当地政府就已经派兵把守母树大红袍,新中国成立后,有关部门也曾长期雇佣一农户负责看管母树大红袍。
2000年,母树大红袍作为古树名木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成功,被列入《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之中。为保护这六株珍稀茶种,武夷山市政府于2003年向中国人保公司投保一亿元人民币,其珍贵程度可见一斑。根据相关报道,母树大红袍最后一次采摘是在2005年5月3日,采摘下的茶叶经加工制成20克茶叶,由武夷山市政府郑重送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2006年起,大红袍母树茶叶正式禁止采摘,当地政府派遣茶叶专业技术人员对大红袍母树实行科学管理,并建立详细的管护档案,而且还有武警不定期巡查保护。
有的读者朋友或许会好奇,历史上有没有母树大红袍茶叶的出售记录,其售价究竟有多高?事实上,母树大红袍茶叶最初在市面上还是能买到的,不过由于其生长环境特殊,位于悬崖峭壁之上,人工采摘不易且炮制工序复杂,因而成本高昂。1998年,在首届武夷山大红袍茶文化节上,来自澳洲的“豪宅教父”许荣茂以15.68万元的高价拍下20克母树大红袍茶叶。2005年4月13日,在第十二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上,20克茶叶的价格涨到19.8万元。同年,在第七届武夷山大红袍茶文化节上,20克茶叶价格再创新高,成交价格为20.8万元,相当于一斤茶叶520万元,而这也是最后一次公开售卖母树大红袍茶叶的记录。
参考资料:《武夷山志》《中国名茶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