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产地:原意是指来源地、由来的地方;因此,商品的原产地是指货物或产品的最初来源,即产品的生产地
——来自百度百科
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各种产地的风物美食亦是不计其数。
但是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或者地理人文,使其产出之物区别于同类的物品。这也呼应了文章开头讲到的“原产地”的重要性。
比如茶叶,提及铁观音,就会立马想到安溪。提及龙井,就会立即与杭州西湖联系起来。
这种留存在一代代茶人脑中自然而然的原生性记忆,说明了原产地的独特魅力。
今天小地要跟茶友们聊一聊岩茶,与之对应的,自然怎么也绕不过武夷山。
全国名山大川那么多,为什么只有武夷山才有产出武夷岩茶?只因武夷山的独特的地貌与气候,亦可称之为天时地利。
独特山形
武夷山脉的形成主要是在中生代白垩纪初,在第三纪末武夷山的岩层受到东向西的挤压力,导致岩层东侧产生翘升,向西倾斜,因而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单斜山或单斜断块山
这种地形特征,阻挡了每年南下的冷空气,等冷空气积蓄能量越过武夷山脉的时候,冷空气已被暖化。武夷山因地形屏障而上升了热量气候带级别,丰富的热量带,为茶树铸就天然的温室。
天然茶土
武夷山景区内土壤大约在8000万年以前形成,当时发生火山喷发,火山岩风化成含有铁质岩石的碎片,随流水搬运沉积湖底。沉积物中的铁质经过氧化作用变成紫红色,逐渐形成紫红色岩层,这就是景区土壤的基础。
这种紫红色岩层含砂砾量较多,达24.83~29.47%,土层较厚、土壤疏松、孔隙度50%左右,土壤通气性好,有利于排水,而质地较粗粘,适合茶树的生长。
另外,这种土壤物理风化强烈、化学风化微弱、石灰开始淋溶,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OM值仅为28g/Kg,但是含磷、钾丰富。由于紫色土母岩松疏,易于崩解,矿质养分含量丰富,肥力较高,再加上这些地方岩谷陡崖,夏季日照短,冬挡冷风,谷底渗水细流,周围植被条件好,形成独特的土层厚、富钾、锰、酸度适中,多砾质的“茶土”。
水到“茶”成
武夷山是典型的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另外,武夷山脉东北—西南走向,东南处为迎风坡,每年东南季风来临时,冷暖流在此频繁交汇,降水充沛。
武夷山地区的年均降水量1600~2200毫米,年均相对湿度在80%左右,一般在78%~84%之间。
在武夷山湿润的条件下,茶树细胞的原生质保持较高水分、芽叶嫩度高、品质好,同时,因为水分充沛,有利于茶叶中有机物积累,提高氨基酸、咖啡碱和蛋白质的含量。
而且武夷山岩谷峡隙涧的茶园土壤均为风化岩石,土层较厚,土壤疏松,孔隙度在50%左右,不会存在洪涝现象。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武夷山山岩的岩壁上长年湿润,在其表层下有暗流涌动,沟谷坑涧里,溪流叮咚,这些都是茶园天然的排水工程,既写意,又灵动
远离尘嚣
茶树是天地至清之物,远离喧嚣,气乃生命之本。由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充足的原始植被,武夷山俨然是一个天然的氧吧。据统计,这儿空气里的负氧离子比城市地区高出几十上百倍。
另外长年的云雾缭绕,使得武夷山既温暖湿润,又凉爽安静,如果在炎热的夏日畅游其中,立刻三伏全消。武夷山的茶树涵养其中,逍遥自在,品质自然清高。
“阳”生之道
茶树向阳而生,茶生物产量90%以上是靠光合作用形成,适当强度的光照非常必要。
但是茶树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喜光怕晒的特性,它们更适合在云雾多、漫射光多的茶园生长。武夷山每年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云雾天气,这些云雾把强烈的阳光进行了有效的过滤,即降低光照的强度又增加了茶树益生的漫射光,对茶叶良好品质的形成效果显著。
另外在武夷山景区多沟谷坑涧,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而在沟谷坑涧里的茶园每天的光照都比较少,狭窄的地方每日光照不足五六个小时,光照也刚好适度。
生态管理
景区内土壤矿物质丰富,基本上不需要施肥,除了新丛茶树在育苗的时候略施点肥料,帮助其生根发芽,往后就不在需要施肥。
而且茶区海拔高,相对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再加上生态区生物链完整,昆虫天敌诸多,也间接地减少了茶园的病虫害。因此,在茶树的生长期,这里的茶园不需用药。从2001年到2008年,在连续八年的国家质检部门抽检中,武夷茶的农残、重金属指标都几乎为零。
这些种种元素,成就了武夷岩茶沁人心脾的香气和百转千回的滋味。吸收这里的阳光、空气、土壤、水分,才能孕育出独特的天地精华,成就武夷岩茶的岩骨花香。
因此为什么说只有武夷山才能产出“岩茶”,这个“岩”字其实就包含了武夷山水的天时地利,是武夷山场、岩韵的集合。
地道茶,只做性价比高的原产地茶
欢迎关注【地道茶】,了解更多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