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出美味红茶的诀窍只有一个:倒入含氧量高的开水。
这是2012年2月NHKBS频道的纪录节目“爱因斯坦之眼”验证得出的结论。
红茶的三大要素(味道、茶香、水色)之说源于何处?英国有数百年间通过经验确立的“黄金法则”,又有“八项铁则”“十大条件”等名号,一直很受推崇。
然而即使严格遵守规则,也会有味道稀薄,茶香不足,甚至是能闻到开水特有气味等状况。有时连水色也会很淡。担心失败而多加茶叶,结果却是独独涩味变浓发苦。
其实,真正要遵循的规矩只有一条。
“观察水煮沸的状态,在氧气跑光前熄火。”
只要做到这点就可以完美地泡出美味的红茶,这话绝非夸张。
把茶叶装进茶壶,迅速注入刚刚煮沸,富含氧气的开水,此时茶叶表面会附着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小氧气泡,而气泡的浮力会推升茶叶向上。片刻后气泡消失在水中,茶叶则会因本身水分的重量缓缓沉底。之后,茶叶又会随着开水的对流悠悠上升。
茶叶这样的上下运动称为“沸腾跳跃”。沸腾跳跃发生时,茶叶中的儿茶素和咖啡因会被抽出,红茶的味道、茶香以及红色或褐色的精华会渗透至壶中每个角落。
最利于抽出的开水,应满足怎样的温度和含氧量条件呢?
节目中担当实验的,是在海洋研究开发机构从事海水及深海海底地址研究的理学博士小栗一将先生。
小栗先生制作了可以观察到热水壶或茶壶中沸水的温度和含氧量的实验装置。塑料板涂上特制的涂料加以光照,氧气浓度随着水温上升的变化会通过涂料颜色的变化表现出来,如此便一目了然。
观察过程中发现了很重要的事。水中的氧气在水温超过90摄氏度后会迅速减少,至99摄氏度时含氧量一下跌至零。这意味着为泡红茶而烧水时,按传说中“水烧开后继续煮几分钟”规则烧出的水,以及沸腾一次后再次加热的水里完全不含氧气。这样一来,即使向茶壶中注入开水,茶叶上也不会附着氧气气泡,自然也不会上浮了。
然而如果倒入氧气还未跑光的95-98摄氏度的沸水,水中的氧气会紧紧贴在茶叶表面,茶叶借助其浮力上升,沸腾跳跃便从此处开始了不过,若使用不到90摄氏度的热水,含氧量虽然高,红茶中所含的儿茶素及咖啡因却不会被抽出。茶叶附着大量氧气气泡而上浮,却不再下沉。原因在于热对流太弱,推动茶叶的水流的能量不足。如何分牌最语于泡茶的95=90摄氏度的沸水水温正是关键所在向热水壶中注入约2升水,待加热至90摄氏度时打开壶盖。注意不要烫伤。水温升至90摄氏度时,水壶中的嘶嘶声会变成咕嘟咕嘟的翻滚声。这是听觉上可感知的温度变化。
90摄氏度时,水壶内部开始生成雾状的细小气泡,到93摄氏度时内部会有多股气泡,壶内中心部也开始产生气泡。95摄氏度时水泡变得更多,水面大幅起伏,声音则变成呜鸣声。至99摄氏度以上时,水面剧烈翻滚,水泡一边发出咕咚咕咚声,一边互相撞击破碎。
此处的要点在于把握沸水的温度升至93~95摄氏度的时间。如果失败了,则98摄氏度为止也尚可接受。95~98摄氏度的时间段非常短,只有5秒左右。虽然短暂,这却正是任何人只要观察就可以掌握的泡出美味红茶的关键。
以上就是关于红茶风味取决于5秒内的选择,你知道是哪5秒吗?的介绍了,更多茶叶知识,请关注我们普茶网。
上一篇:这个泡出美味红茶的诀窍,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