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就像是茶叶里的仙人存在,雾里看花。
即便是喝茶、喜欢茶、研究茶多年的我,也曾经对白茶神往之余充满迷惑,想不明白充斥在茶叶市场里普遍存在的,叶片很大,发黄亦或是因多年存放而发黑的老白茶研究是怎么一种魅力和物事。经过多年的研究,品味各种白茶品类之真香后,自有一番见解。
于是把自己所见所得的见解,说给大家听并和亲爱的茶友们共同探讨。对于茶与茶文化,时经多年,至此,喝过很多款茶,每一种茶都有各自喜欢之茶人,所以说,茶只管喝自己的味道,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茶。而我说茶,秉承一惯的客观态度,只说干货,不说建议。肉容涉及茶的物理属性、茶的文化属性及茶与器的关系等。
每一种茶都有各自喜欢之茶人,所以说,茶只管喝自己的味道,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茶。
言归正传吧,白茶原料主要选用福鼎大毫茶(华茶2号种植广)、福鼎大白茶(华茶1号,量少)、政和大白茶、福安大白茶、福建水仙等茶树品种,这部分约占白茶产量的85%。
白茶的品类因采摘标准不同而分为芽茶(白毫银针)和叶茶(白牡丹、贡眉、寿眉);
福鼎大毫茶(华茶2号种植广)。
又因其茶树品种不同而分为小白、大白、水仙白三大类。因白牡丹名称的特殊性而有这个区别的分类,实则白牡丹按其制作时的茶树品种不同,可分为“小白”、“大白”和“水仙白”。采自菜茶茶树的鲜叶制作而成的称小白,采自大白茶茶树(福鼎大白茶、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的鲜叶制成的称大白,采自水仙茶树者称水仙白,从产品出现的时间顺序来分,先有小白,后有大白,再有水仙白。平时市场上多见的主要是“大白”制作的白牡丹,因为它品相好、产量高。白牡丹始于建阳,发展壮大在政和、松溪两地,至于福鼎,在那时候主要是以白毫银针在出口市场上领先。
白牡丹可分为“小白”、“大白”和“水仙白”。菜茶茶树称小白,大白茶树的称大白,采自水仙茶树者称水仙白
关于独特的水仙白,根据庄晚芳等人在《中国名茶》中的介绍:建阳、建瓯一带在1000年前就已经存在水仙这样的品种,但人工栽培就只有300年左右的历史。建阳水仙被发现以后,逐渐形成了中国水仙茶的两支主力——以武夷山、建阳、建瓯制法形成的“闽北水仙”;以永春为代表的“闽南水仙”。因为水仙茶品质优秀,适制乌龙茶、红茶、绿茶、白茶等茶类。制乌龙茶,条索肥壮色泽油润,香高似兰花,味醇厚,回味甘爽;制红茶、绿茶,条索肥壮白毫显,香高味浓;制白茶,则芽壮毫多色白,香清味醇。
小白与小仙白的茶青图。
据记载,最早水仙白的采制时间是1911年或1912年。当时是为了解决生计问题,当地的茶农想了一个方法:先挑白、后制水仙香,即分先后两批采制:第一批是等水仙茶树上长出一芽一二叶时就“挑白”——采一芽二叶,晾干制成白茶,叫水仙白。第二批是等茶树上长出一芽三四叶时再采一芽三四叶制水仙香。随着时代的发展,建阳在引进政和大白茶等大白茶树品种后,逐渐将水仙白(毛茶)与由其他大白茶树品种采制的白毛茶拼配精制加工为白牡丹,以水仙特殊的品种香来提高成品白茶的香气。一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阳水仙白茶也不过才占建阳白茶总产量的5%左右。2014年4月,通过建阳市委市的推动,启动了恢复“水仙白”传统技艺项目后,水仙白才渐渐产量多起来。张天福在《福建茶史考》总结:白茶的制造历史先由福鼎开始,之后传到建阳的水吉,再传到政和。以制茶种类来说,先有银针,后有白牡丹、贡眉、寿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