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用黑毛茶作原料,色泽黑润,成品块状如砖,故名黑砖茶。现湖南白沙溪茶厂是生产厂家之一。其原料选自安化生产的优质黑毛茶。1939年第一片黑茶砖在安化德和庆记茶行诞生,白沙溪茶厂从70年代初对以往费工耗时的繁复工序进行了改革;
按原来面茶、里茶的比例一次拼好、一次压制成型。制作时先将原料筛分整形,风选拣剔提净,按比例拼配;机压时,先高温汽蒸灭菌,再高压定型,检验修整,缓慢干燥,包装成为砖茶成品。
茯砖茶约在1860年前后问世。当时用湖南所产的黑毛茶踩压成90公斤一块的篾篓大包,运往陕西泾阳筑制茯砖。茯砖早期称“湖茶”,因在伏天加工,故又称“伏茶”,因原料送到泾阳筑制,又称“泾阳砖”。
近代湖南安化白沙溪茶厂经过反复试验,1953年终于在湖南就地加工茯砖茶获得成功。目前生产的茯砖茶,分特制和普通两个品种,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原料的拼配不同。特制茯砖全部用三级黑毛茶作原料,而压制普通茯砖的原料中,三级黑毛茶只占到40--45%,四级黑毛茶占5-- 10%,其他茶占50%。
天尖、贡尖、生尖统称为“三尖茶”,皆属湖南黑茶之上品,采用谷雨时节鲜叶加工而成,昔日三尖茶主要供富有阶层与西北贵族饮用,清道光年间(1825年前后),天尖茶与贡尖茶被列为皇室贡品。
文革期间,“三尖茶”名称发生变化,在当时的政治形式下,“天”、“贡”字被视为封建产物,但为力保这珍贵的传统黑茶产品,白沙溪采用比较巧妙的方法,将这三种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重新命名为“湘尖一号”、“湘尖二号”、“湘尖三号”。
拨乱反正后的1983年,白沙溪为恢复这三种统产品之精髓所在,将之复名为天尖、贡尖、生尖,并延用至今,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白沙溪,也许在当今黑茶产品中,将会缺少“三尖茶”的独特身影。
“千两”茶,即花卷茶,清朝道光年间(1820年前),安化酉州制作第一支花卷茶(即百两茶)。而后的同治年间,晋商与边江刘氏踩茶师合作探索,又改百两花卷茶为千两茶,宣告“世界茶王”的诞生。至1958年累计生产48550支,产品全部按国家计划调拨,主销山西、宁夏和陕西等地。
花卷茶的全部制作工序均由手工完成,加工技能强、难度大、消耗体力、工效低。1958年后,湖南省白沙溪茶厂以机械生产花砖茶取代了花卷茶。市场上以花砖茶替代了花卷茶,花卷茶和花砖茶虽同属紧压茶,均采用黑毛茶为原料但由于加工工艺和品质要求不同,形成的产品各具特色,实际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紧压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