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岩茶、红茶的正确茶水比例,一次性公开,看看你喝对了吗?

作者:小陈茶事 时间:2022-09-25 阅读:373

白茶、岩茶、红茶的正确茶水比例,一次性公开,看看你喝对了吗?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某天下午,被朋友约出去喝茶。


“喝茶”这两个字,不仅仅是一个动词,还承载着很多美好的回忆。


同时,也是很丰富的记忆载体。


当然,有时候出去并不是为了喝茶,而是想念那种可以随便聊天的气氛。


毕竟,大家平时工作都很忙,面对面讲话的机会不多。


一杯清香四溢的茶汤,话题就会跨越时空。


一下子就跳回到校园时代,大家意气风发,朝气蓬勃,无忧无虑,对未来充满了想象。


放下杯子,话题就又回到了现实。


生意难做,孩子调皮,父母身体不好,头发日益稀疏……不禁唏嘘。


白茶、岩茶、红茶的正确茶水比例,一次性公开,看看你喝对了吗?


照例,去了一家平时常光顾的茶庄。


大家聚在一起,有人突然提问:“你们平时泡茶,都放多少茶叶啊?”


看起来,这个话题大家很爱聊,瞬间就七嘴八舌开始讨论起来了。


A说,自己不喜欢喝太苦的茶,都只放一小撮,泡得淡淡的,有点茶味就行了。


B说,必须要舍得放茶叶,才能喝到好茶的原汁原味,所以他用盖碗泡茶的时候,至少要放一半。


C说,随手抓一把,有多少就放多少,太浓就加点水稀释。


似乎只有一个朋友说,泡茶之前要用克秤,称出准确的克数后。


可想而知,这种“异类”的观点,自然是会被淹没在茫茫人海里。


也再次印证了,真相,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白茶、岩茶、红茶的正确茶水比例,一次性公开,看看你喝对了吗?


《2》


对于很多新人而言,有一个始终无法找到答案的问题。


那就是,茶水比例


泡茶,往简单了说,不过是茶叶和水相互融合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茶叶被浸润,从而让大量的内含物质到释放到汤水里,由此便成为了茶汤。


所以,放多少茶,加多少水,就显得至关重要。


要想精准投茶,就必然少不了一个克秤。


根据盖碗的大小,根据茶类的特点,计算出相对标准的投茶量。


白茶、岩茶、红茶的正确茶水比例,一次性公开,看看你喝对了吗?


一般来说,用110毫升左右的盖碗泡茶,如果泡的是白茶和红茶,放5克干茶就足够了


而如果泡的是武夷岩茶,则需要增加到8克。


这是村姑陈根据多年的经验,以及询问了各个地区的茶农,互相结合后,所得出的最优解。


倘若你的盖碗比110毫升大一些,或者小一些,就要根据这个比例,进行相应的增减。


这样泡出来的茶汤,能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和喜好。


但话又说回来,有一部分茶友,长期喝浓茶、苦茶,味蕾早就习惯了浓酽、苦涩的汤感。


那么,按照标准茶水比例泡出来的茶汤,在他们看来,必然会觉得太寡淡。


必须加大投茶量,或者闷泡,让茶多酚和咖啡碱多多释放出来,才能达到“有滋有味”的标准。


白茶、岩茶、红茶的正确茶水比例,一次性公开,看看你喝对了吗?


针对这部分茶友,我们的建议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适当增加投茶量。


但是,过犹不及。


为了自己的身体着想,还是不应该摄入太多浓茶。


相对来说,淡茶更养人。


含有太多苦涩物质的茶汤,不仅口感差,且对身体无益。


我们计算投茶量的目的之一,也正是为了控制物质释放的量,从而达到一个平衡。


浓淡适宜,口感清爽,补益身体。


白茶、岩茶、红茶的正确茶水比例,一次性公开,看看你喝对了吗?


《3》


不过,也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用克秤称茶的。


毕竟,那些喝了十几年茶,甚至更长时间的老茶客,向来都是随心所欲地投茶。


在他们看来,放多少茶叶能泡出自己喜欢的香气和滋味,早就烂熟于心了。


潜移默化之中,形成了肌肉记忆。


回想起前两年,村姑陈和李麻花遇到了一个老前辈。


以他几十年的茶龄,喝茶向来都是随手一抓,投进盖碗里,就准备开始冲泡了。


按照对方所说,他的手,自带克秤,从来不用称。


后来,又找了一次机会,去老前辈那里喝白茶。


偷偷带了克秤,去皮归零后,不信邪地称了重。


白茶、岩茶、红茶的正确茶水比例,一次性公开,看看你喝对了吗?


果然,屏幕上显示5.2克,距离标准的5克,多了0.2克。


虽然是个很小的误差,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会影响茶汤的滋味表现。


尤其是味觉灵敏的茶友,投茶量稍微多一点,就能感知到太浓、太苦的信号。


但各位新茶友,还是不要盲目学习了。


肌肉记忆的形成,需要千百次,甚至更多次的经验积累。


而刚刚入门的茶友,或者泡茶手生的朋友,还是老老实实地买一把克秤回来吧。


每次喝茶之前,都称出刚好合适的重量,最实在。


白茶、岩茶、红茶的正确茶水比例,一次性公开,看看你喝对了吗?


不过,如果遇到了某些特殊情况,比如出差在外,手边没有克秤。


或者被隔离在家,没地方去买秤。


那么,只好将就,通过眼睛或者手感,来大致判断投茶量的多与少。


村姑陈还是建议各位,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为了避免泡出浓茶,宁愿少放些茶,也不要投茶过量。


投茶量少的话,味道虽然淡,但勉强可以喝。


总比一杯容纳了大量的苦涩物质,喝起来浓酽煞口的茶汤强。


当然,有条件的话,克秤仍然是茶桌上必不可少的小物件。


白茶、岩茶、红茶的正确茶水比例,一次性公开,看看你喝对了吗?


《4》


茶圈里,还有一些极端派。


这部分人,对于“称茶”这件事,始终抱着鄙夷的态度。


在他们看来,只要茶叶的原料好,怎么泡都好喝。


茶叶品质不好,再怎么调整冲泡手法,都不会好喝。


甚至还有人用略带嘲讽的语气,调侃称茶就像做数学题,算得那么精准,简直像是要做实验。


可以理解,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泡茶习惯。


然而,称茶非但不是在斤斤计较,反而是在尊重一泡好茶,让它能够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优势。


白茶、岩茶、红茶的正确茶水比例,一次性公开,看看你喝对了吗?


我们以白茶为例,大家都知道,白茶的三大品类,分别是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


它们的采摘标准不同,所以长相不同,身体结构也不同。


白毫银针一旗一枪,以芽头为主,身体娇小。


称出5克,或许只能达到盖碗四分之一的地方。


白牡丹一芽一、二叶,芽头秀挺,叶片细嫩,同时有茶梗。


5克的白牡丹,在110毫升的盖碗里,堪堪能与碗沿平齐。


如果是牡丹王的话,则体积更小,只能装到三分之一处,就已经满5克了。


白茶、岩茶、红茶的正确茶水比例,一次性公开,看看你喝对了吗?


寿眉一芽三、四叶,芽头修长,叶片宽阔,茶梗粗壮。


所以,我们在给寿眉称茶的时候,经常会发现,盖碗已经被蓬松的叶片占满了,乃至超出了盖碗,重量都还没达到5克。


不得不进行整理,把茶梗适当折断,才能让小小的盖碗容纳5克的寿眉。


由此可见,统一用肉眼观察,或者凭借手感取茶,是不准确的。


即使一个人只喝白毫银针,但平地和高山的,不同的茶农,不同的干度,不同的大小,都会有区别。


如此一来,在投茶的时候,就会产生误差。


以此来决定白茶的投茶量,是极其不准确的行为。


白茶、岩茶、红茶的正确茶水比例,一次性公开,看看你喝对了吗?


《5》


喝茶,当真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无论在什么地方泡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规矩。


正因为如此,一泡同样的茶,才会被泡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味道。


这其中,和茶具有关,和水质有关,和水温有关,和出汤时间有关……


另外,还和茶水比例有关。


不管大家平时的习惯如何,为了尊重好茶,称重不可舍弃。


否则,茶叶泡得浓了,或者淡了,或者不好喝了,很难分清真实原因。


万一是泡茶者的问题,却让茶叶背了锅,岂不是太冤枉了?


更多关于泡茶的知识


天热了,“冷泡茶”和“沸水泡茶”,谁才是喝白茶的最佳方式?


泡白茶3大坑,第一温水泡茶,第二泡茶坐杯,第三坑你知道吗?


十年老茶客总结的泡茶诀窍,盖碗与茶壶,哪个更适合泡茶?


盖碗、投茶量、泡茶手势,盖碗泡茶的全面教学,村姑陈手把手教你


泡出的茶为什么总是不好喝?村姑陈帮你找出了5个问题,记得查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上一篇:一味化百!百味融一!有谁知普洱茶拼配艺术的精妙之处?

下一篇:白露茶绝产,寒露茶堪忧,秋分茶会是2022秋季的白茶绝唱吗?

猜你喜欢

普洱熟茶如何冲泡(普洱熟茶如何冲泡?)

普洱熟茶如何冲泡(普洱熟茶如何冲泡?)

2022-07-13 336
疑惑:为什么茶是开门七件事之一?

疑惑:为什么茶是开门七件事之一?

2022-08-24 892
中国四大茶区包含省份是哪些_当代四大茶区都产什么茶?

中国四大茶区包含省份是哪些_当代四大茶区都产什么茶?

2023-01-26 571
“中国非遗·千秋藏茶”雅安藏茶飘香蓉城万人品

“中国非遗·千秋藏茶”雅安藏茶飘香蓉城万人品

2022-07-22 654
哪个小青柑品牌好?(小青柑哪个品牌好 知乎)

哪个小青柑品牌好?(小青柑哪个品牌好 知乎)

2022-11-09 525
茶树花的功效与禁忌(茶树花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茶树花的功效与禁忌(茶树花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2022-11-25 623
单株古树茶是什么?云南单株普洱古树茶这么贵,茶友为啥喜欢喝?

单株古树茶是什么?云南单株普洱古树茶这么贵,茶友为啥喜欢喝?

2022-08-13 255
不知道这4大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就别再说自己爱茶了

不知道这4大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就别再说自己爱茶了

2022-12-18 551
绿茶裱什么意思(绿茶女什么意思网络用语)

绿茶裱什么意思(绿茶女什么意思网络用语)

2022-07-06 421
落水洞普洱茶品鉴(落水洞普洱茶价格表)

落水洞普洱茶品鉴(落水洞普洱茶价格表)

2022-08-21 960

普洱茶正品商城

买普洱茶·上茶窝网!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优惠多多

马上去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