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紫砂壶走向成熟并发展到高峰的开端,是中国传统紫砂技艺的象征,更是中国工艺史上不可或缺的代表……集万千光环于一身的它,就是供春壶!
供春壶
以老树瘿入壶,通体刻画树皮纹路,树身斑驳的肌理尽显于壶身,这就是供春壶的魅力,无论从形体结构还是搭配的各部分细节,都给人以饱经沧桑又飘逸自然的欢愉。
供春壶壶身表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供春壶,去看看有着“紫砂壶鼻祖”的传世经典壶型究竟有何魅力!
金沙寺偷师,创制供春壶
明朝正德时期,有一位读书人在宜兴的金沙寺复习迎考,随行的只有书童龚春(也作“供春”),每天主人在房间看书,龚春便在寺里无所事事。
有一天,正在寺里闲逛的龚春听到后院传来叮叮咣咣的敲打声,好奇心驱使他一探究竟,原来是金沙寺的老和尚正在忙着制陶壶,这激起了龚春极大的兴趣,于是他每天都到后院偷看老和尚制壶。
金沙寺制壶的老和尚
看过之后,老和尚的手法、泥桌上平铺的图纸、制壶用的工具……每一样都在龚春的脑海中晃来晃去。于是龚春决定,自己制壶!
下定决定之后,龚春在偷看时便会留心老和尚制壶的细节,晚上回到自己的房间凭着白天的记忆将图纸默绘出来,再按照印象中老和尚的手法将泥巴抟成型。一来二去,自己摸索制出的壶倒也有模有样。
一天夜晚,龚春偶然间看到月光照在金沙寺旁大银杏树的树瘿上,忽然心里一亮:这不正是一把从未见过的茶壶么?于是龚春细细观察,并将看到的形态一一绘制下来。
龚春像
可是开始制作的时候却遇到了麻烦,原来龚春平常用的普通泥很难制成自己想要的形状,而且泥性不好,烧制的时候很容易裂开,要想制出一把好的新式茶壶,只有顶山镇黄龙山洞里“五色土”才可以。可是这土价格极高,根本不是一个小书童能买得起的,这让龚春的制壶计划一下子落了空。
但是龚春并没有放弃,偶然一次偷看老和尚制壶时发现,老和尚每次制壶结束都会在后院的小水潭里洗手,他来到这里,伸手往水里一捞,小水潭里果然淤积了厚厚一层极细极柔的“五色土”泥。他喜出望外,兴奋地用木勺舀在盆里,不厌其烦地筛、淀、压、碾,又晾干,制成干湿相宜的精料。
说不清龚春到底用了多少时间,一把从未见过的茶壶终于制成了。大银杏树的树瘿,苍老遒劲,壶嘴和壶把都有小枝相配。壶身两侧堆以树枝和树叶,惟妙惟肖。由于仿树瘿而制,所以龚春给它起名“树瘿壶”。
龚春制树瘿壶
这次制壶的成功,使龚春大受鼓舞,他抑制不住满心的喜悦,捧着新制的茶壶,恭敬地去请教老和尚。老和尚见了,连声赞叹:“好壶,好壶!后生可畏。”
由于当时的文人对于“奇”有种独特的审美,他们认为“丑极”就是“美极”,如果一块石头达到了“瘦、漏、透、皱”的程度,这就是一块美石。这把看上去形态奇怪的树瘿壶正合当时文人的意,这种仿照自然形态的紫砂壶一下子出了名,更有文人取龚春名字的谐音称这把壶为“供春壶”。
储南强先生捐赠供春壶
由于创制年代久远,加上龚春本人没有很大的影响力,关于供春壶的记载和传承非常少,现在市面上流传的供春壶真迹更是少之又少。但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内,藏有一把货真价实的供春壶。关于这把壶,还有一段传奇故事……
储老捐赠的供春壶
1952年前后,著名爱国人士储南强先生从宜兴到苏州,向国家捐献平生收藏的数十件文物,其中就有一把明代供春紫砂壶真迹!
储老在捐赠时,介绍了这把壶的来历。大约在1927年,储老在苏州杂货地摊上发现了一把外形似树瘿的紫砂壶,这把壶其貌不扬,再加上年代久远,蒙着一层厚厚的污渍躺在摊位的角落。
储老捐赠的供春壶
储老拿起仔细把玩,发现壶柄旁刻有“供春”二字,储老心中明白,早期制壶并没有在壶底刻年号或印章的习惯,一般都只是用尖竹片戳刻制壶者姓名于壶柄。直到制壶名家时大彬,才开始将姓名刻在壶底,但仍不用印章,不记年号。此壶壶柄刻有姓名,壶底却无年号,很可能真的是把古壶。于是便向摊主买下了这把壶。
储老捐赠的供春壶
储老将这把壶捐了出来,由苏南文管会移交给南京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建成后,向全国征集国家级文物,供春壶入选,并于国庆十周年前夕送至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阴阳变化间尽显大拙之趣
供春壶的外形是粗陋拙朴的,但在线条的勾勒和明暗之间,却尽显大拙而巧的精妙。
远观供春壶的外形,自然树瘿的仿真写实,却又承载着久远年代的深邃奥秘。通体纹饰虬蜷蜿蜒、拙巧成块,仿佛岁月的丝丝纹饰。
供春壶壶把
壶身线条粗细曲纹运用自然,阴阳凹凸变化精妙,实乃巧工之天造拙趣。紫砂泥料的敦厚与壶型融合交织,尽显其敦厚自然的风采。壶流与壶把自然延伸,沿壶身对称,给人以自然飘逸之感。
供春壶壶流
诞生于金沙寺的树瘿壶,在流传的过程中也逐渐成为佛家的代表,其看似粗糙实则精巧的外表,加上壶嘴、壶把的纤细对称,整体造型浑圆敦厚,正如佛家参禅悟道、正直不阿的风度。能够令使用者在观壶、饮茶中获取一种精神寄托,实现佛法中的大彻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