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认知里,普洱生茶被划归到绿茶类,普洱熟茶被划归类黑茶类。但有很多茶专家或者知名品茶人认为,这么分类并不严谨。关于普洱茶归属的争论,随着时间发展也愈演愈烈。
今天呢,我们就这个争论简单进行一些小的知识普及,目的在于让大家知道普洱生茶与绿茶的区别,了解为何这种分类方式不严谨。至于,普洱生茶的最终归属问题,估计还需要各类专家和政府等多方努力才能有定论。
为何把普洱生茶归类为绿茶类?
普洱熟茶加工
普洱茶之前并无生熟之分的,直到1973年,昆明茶厂(现云南中茶茶业)发明了渥堆发酵工艺,普洱熟茶才真正出现。生茶和熟茶本质上就有不同,归类自然也会有区别。
常见的茶叶分类方式无非是按照加工工艺划分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或者按照发酵程度划分为不发酵茶(绿茶)、全发酵茶(红茶)、轻发酵茶(乌龙茶、白茶)、后发酵茶(普洱茶、黑茶)。而普洱茶在归类的时候偏向于以加工工艺为标准进行划分。
我们来看一下,国标对于绿茶的定义:
《茶叶分类》绿茶的定义
是不是看着相当的熟悉?没错,这么看的话,普洱茶的制作过程和绿茶基本一样,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把普洱茶归到绿茶类了。但,实际加工过程往往和字面意思又是两回事。尤其是杀青过程,二者可以用千差万别来形容。
普洱茶和绿茶的有何区别?
选料不同:
百科上给出的普洱茶定义是:以云南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因为历史上六大茶山中的革登、莽枝等多数为中小叶种,所以普洱茶为大叶种茶的限定存在争议,不过,我们仍然可以看得出,普洱茶仅以云南某些特定范围的茶叶为原料。而绿茶则不同,中国有茶树的地方均有绿茶。
工艺不同:
人工杀青
杀青的作用是一是为了让茶叶失水,方便揉捻,二来是钝化酶活性,制止多酚氧化,杀青环节对茶叶香气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绿茶杀青走的是“高温”杀青提香路线,经过高温处理过的茶叶茶香四溢,还可降低茶叶的苦涩度,不过当香气走失后,茶的内质就弱化,转化的效果就不会理想,没什么收藏价值。
而普洱走的是后期发酵路线,采用的“常温”杀青,在提香方面不如高温杀青,但常温未杀死的微生物经时间 积累可以产生“酶”类,而酶又可分解普洱中的脂类物质,这系列化学反应会使普洱产生更多千变万化的香味。
存放不同:
对于家庭存绿茶,尤其是夏天,包装最好是密度高、厚实、强度好、无异味的食品包装袋,密封好后存放在冰箱内。
而普洱茶存放则最忌潮湿,潮湿环境虽然会加速转化,稍有不慎便会导致有湿仓气,最好是放在通风、无异味、空气湿度不宜过大,无阳光直射的环境内。
保质期不同:
普洱喝老茶,绿茶喝新茶,这个道理大多数人都知道。绿茶的保质期一般十几个月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绿茶的香气和品质会越来越差。而普洱则不同,只要原料没问题,加工不出错,储存得当,随时间推移普洱会带给人更多意想不到的变化。
简言之,若将普洱生茶归类在绿茶,则二者在发酵方式上有明显不同,而若将普洱生茶归类在后发酵的黑茶类,则二者在加工工艺却也是千差万别,这就不难理解为何现代很多著名品茶人或者茶专家建议让普洱自成一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