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技术历史有一千多年了,但紫砂艺术才五百多年。
紫砂壶的实用和审美本来是两条线,但依托于一个共同的母体,艺术审美对实用紫砂壶实现全覆盖,使人们无从分辨哪些紫砂壶是表现性的,是纯艺术,哪些是实用性的,是"非艺术",这样的紫砂艺术"生态形式",在世界艺术史上也可以称之为独一无二的。
紫砂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被脱离艺术为主的偏向纯技术的倾向,大批量外行官本位以技术层面评选出来的高工、大师往往生产出来的东西反而离艺术越来越远,这其中可能大部份来自于民间枪手技工的代工,当然,代工者中技术有好有差,艺术水准也高低不一,请枪手有人出得起价,有人舍不得出高价,也有人无底线压价,所以,去每一个茶博会摊位,每一个丁山紫砂壶艺术馆或实体店看,不要说艺术了,往往技术水准也相差太远,层次不一,艺术水准与其职称名气极不相称。
而有些致力于从心打造的民间艺人,由于心无旁鹜,往往有不俗的紫砂艺术作品问世,但有时候真的很无奈,想为他们鸣不平,明明一件好作品却卖不过一把高工、大师的实用器,这并非是购买者审美水平出了问题,而是现在的紫砂行业把职称名气吹破了天,制约了民间艺术的价值,把高工、大师实用的紫砂壶当成了艺术品,把民间艺人的艺术品当成了实用品,这是紫砂民间艺人的悲哀,也是消费者或者收藏家的不幸。把高工、大师的实用器视作艺术品,同样是一种灾难,有道是,当潮水退去,就知道谁在裸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