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烧制
民国之前,紫砂壶基本都是一次烧制成型,近现代的紫砂壶则大都经过二次烧制。但无论是哪个时期,紫砂壶的烧制都一体进行的,并非壶身和壶盖分开烧制。因为,紫砂泥料即便是在同一温度下,也可能会因为烧制气氛、环境等的不同,而造成颜色、收缩率等方面的差异,分开烧制很难烧出壶盖与壶身配合完美的紫砂壶,这也是千金也难买一壶盖的原因。
整口
明代至民国时期,匠人们会在做好的紫砂坯体壶口处,涂抹一层玻化砂粉(现代用石英粉,然后将壶盖放在坯体上,进行一次性的烧制。运用如此方法烧制而成的紫砂壶,很难做到壶盖与壶身的吻合,有的“通转”也会十分吃力,所以需要进行二次整口(用砂纸等工具打磨结合处,以达到吻合的目的)。整口后的紫砂壶,虽实现了吻合和通转,但口盖结合处却因打磨而被破坏,所以使用后打磨处极易吐黑。
壶内的石英粉用于隔离壶身与壶盖,并非有害化学物
民国之后,紫砂壶的烧制进行了改良。即在进行了上述一整套烧制、整口的过程后,匠人们会在盖口结合处打磨过的地方覆盖新的泥浆,然后再进行烧制。进行过二次烧制的紫砂壶,壶表会因产生新结晶而更显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