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降坡泥总是被大家传的神乎其神的,很多人被误导的更是一头雾水。其实降坡矿砂并没有那么神奇,也并没有达到稀世珍宝的级别。但就其与大矿层的紫泥比较,降坡泥确实是相对稀少的。
什么是降坡泥?
降坡泥是在90年代初,宜兴政府为开通丁山至宜兴的"陶都路"时偶然发现的,陶都路必经黄龙山与青龙山吻接处山坡,为使公路降坡平坦,筑路工程开始挖坡,无意中挖掘到部分紫砂原矿,后取名为"降坡泥"。"降坡泥"的发现纯属偶然,而且存量特别稀少,它仅仅是降坡筑路偶然见得而已,仅此这块小范围存有少量矿源。
降坡矿区
降坡矿层属于“鸡窝”型,也就是形成的矿区不固定,这里一片突然又冒出一片,呈散片状分布,一般矿层从几厘米到二三十厘米厚。
矿区主要采自黄龙山与青龙山交接的一座小山坡上,属于浅表层矿质。
常见的降坡泥有哪些?
降坡泥可以细分为三类:红降坡、黄降坡、青降坡,这是根据成品的颜色,进行人为区分的。
1、红降坡
红降坡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降坡泥,严格来讲,其应称之为降坡红泥,前面说到降坡泥是共生矿,而降坡红泥正是其内红泥的成分较多,烧成之后的表现为红中带黄,颗粒感丰富。
熟泥可塑性较好,成型时略酥,制作时带有泥沙性,烧成温度范围一般。一般烧成温度在1140~1170℃左右。烧成后呈红色微透黄,经一定的高温呈暗红色。胎质细密光润,呈梨皮状的表面黄色颗粒隐现,色泽效果细腻而丰富。
2、黄降坡
黄降坡也有称之为降坡团泥,其便是共生矿中段泥所占的成分较多,烧成之后的表现为黄中带红,同样颗粒感丰富。
熟泥可塑性一般,成型时较酥,制作时带有泥沙性,烧成温度范围较宽。一般烧成温度在1140~1220℃左右经不同的温度烧成后,胎质会呈现出棕黄、褐黄、青黄等色调。表面细密光润,细梨皮状的胎质中黄色、暗红色和淡墨色的砂质颗粒密布,色泽效果细腻而丰富。
3、青降坡
青降坡在常规温度下烧制,依然呈橘黄色,然而窑温继续上升,至1200度,也就是特高温烧制,则会泛青色。在这个温度下铁熔点出现,整器有迷人的光泽,颗粒丰富、五彩斑斓。
降坡矿层
降坡泥的发现纯属偶然,它仅仅是降坡筑路偶然见得而已,仅此这块小范围存有少量矿源。降坡泥透气性好,很容易包浆。